针灸治疗患儿术后马蹄内翻足

男 2岁 2016-02-05 18:26:03

病情描述: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婴儿马蹄足怎么治疗好?  婴儿马蹄足怎么治疗好?孩子今年3岁零5个月了,马蹄内翻足,曾经手法纠正,左脚好,右脚脚内翻,走路很不稳定,歪歪倒倒的。什么时候做手术合适?手术后脚会不会长大。或者有没有别的更好的治疗办法呢?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请问这种情况是不是很严重?最好能恢复到什么程度?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常见的先天性足畸形.男性发病较多可为单侧发病也可双侧.畸形明显一出生就能发现因此疏忽的病例较少见多能及早治疗效果也较好但畸形也易复发应定期随访至骨骼成熟约14岁以后.病因尚不清楚.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无特殊药物治疗.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治疗原则以矫正畸形为主早期畸形矫正足功能均可恢复.治疗可分为四个时期.11岁以内的婴儿哺乳时由母亲及一名助手共同协助进行手扳法矫正婴儿屈膝(使跟腱松弛)助手固定患儿膝关节操作者一手握患儿踝关节上方一手托扶足前部跖面用力使患足外翻外展及背伸每日2次手法轻柔免致骨伤矫正适度即可.畸形矫正后用柔软绷带由足内跖面向足背外方向缠绕固定足于矫正位严密观察切莫过紧以免影响足部血运若是畸形矫正显著改善脚的外展背伸弹性抗阻力消失即可改换足托持续维持矫正位这种方法应持续到患儿满1周岁后一般疗效满意如果畸形未完全矫正也可使痉挛的软组织变得松驰为进一步治疗奠定良好基础.21-3岁分期手法矫正石膏固定全身麻痹下患儿仰卧屈膝15度或俯卧屈膝90度助手扶持膝关节及小腿.术者一手托足跟矫正足跟内翻下垂一手平推足前跖面同时矫正下垂内翻内收畸形在足矫正位由股中部至跖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治疗原则以矫正畸形为主早期畸形矫正足功能均可恢复.治疗可分为四个时期.
  11岁以内的婴儿哺乳时由母亲及一名助手共同协助进行手扳法矫正婴儿屈膝(使跟腱松弛)助手固定患儿膝关节操作者一手握患儿踝关节上方一手托扶足前部跖面用力使患足外翻外展及背伸每日2次手法轻柔免致骨伤矫正适度即可.畸形矫正后用柔软绷带由足内跖面向足背外方向缠绕固定足于矫正位严密观察切莫过紧以免影响足部血运若是畸形矫正显著改善脚的外展背伸弹性抗阻力消失即可改换足托持续维持矫正位这种方法应持续到患儿满1周岁后一般疗效满意如果畸形未完全矫正也可使痉挛的软组织变得松弛为进一步治疗奠定良好基础.
   21-3岁分期手法矫正石膏固定全身麻痹下患儿仰卧屈膝15度或俯卧屈膝90度助手扶持膝关节及小腿.术者一手托足跟矫正足跟内翻下垂一手平推足前跖面同时矫正下垂内翻内收畸形在足矫正位由股中部至跖趾关节屈膝15度石膏管型固定.1-2岁每2周更换1次2-3岁每月更换1次.术后注意石膏压迫患儿哭闹不安.即刻去医院检查在容易受压的骨质突出部位开窗.
   以上两种方法对轻型足内翻下垂畸形如能严格遵循操作规则认真处理不仅没有并发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病因中医认为是由先天禀赋不足所至。西医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遗传因素、胚胎发育障碍、胚胎发育缺陷、胎位异常、肌肉发育不良、骨骼发育异常等。
  治疗原则
  1.从出生后即开始,愈早治疗,效果愈好。治疗方法根据年龄和畸形程度而不同。 2.手法矫正法:一般适宜6个月以内或较轻型者。从出生后即开始,愈早愈好。由医师教会母亲或带领患儿,先矫正足前部内收,再矫正距骨下关节内翻,然后矫正踝关节的跖屈。手法应轻柔,以免损伤骨骺。每种矫正位置保持10秒钟,每次10—15分钟。每日运算元次,一般主张喂奶前进行。 3.石膏管形外固定矫正:适应于3月—1岁每2—3月更换一次。 4.手术治疗,适用于6个月以上,手法无法矫正者。术式按年龄而异。 (1)足内后侧软组织松解术,适用于6个月至6岁患儿。 (2)足外侧柱缩短术,适应于畸形严重3岁以上患儿,在足内侧、后侧软组织松解术同时,行跟骰关节骰骨或跟骨楔形切除,或行跟骨外侧楔形截骨术。 (3)三关节融合术,适应于12岁以上畸形严重之患者。
  用药原则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无特殊药物治疗,如手术治疗患儿
  以上是对“针灸治疗患儿术后马蹄内翻足”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