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常规诊断标准是什么?平时要注意什么?

女  2016-02-07 05:59:05

病情描述:

我的宝宝从四个月开始发烧去了医院打点滴打好了``回来没多久又从复发烧医生说要化验血检查结果贫血``71```正常宝宝一般是120` `而且他开的药给宝宝吃`还是好了几天又来发烧` 而且来回到现在已经两三个月了``贫血一点都没补上一点身体还是一样的经常发烧``请问医生是不是要戒奶才能给他补好呢? 还要注意些什么``多吃些什么能行``我在这里谢谢你啦`` 补充问题1:(2010-04-21 22:22:09) 请问医生``经常发烧打点滴会不会引起贫血呢? 我宝宝三个月前发烧就开始打点滴了``请问贫血要怎么补`` 七个月的宝宝要是检查是什么引起的贫血是不是要抽很多血```会不会对身体伤害`晚上我宝宝睡觉的时候.他的头经常出汗`衣服穿的也不多`请问会不会对他的身体有害`要注意些什么啊`??麻烦你详细说一下谢谢`//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anemia,AA,再障)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征候群。临床上骨髓穿刺及骨髓活检等检查用于确诊再障。再障罕有自愈者,一旦确诊,应积极治疗。流行病学再障年发病率在欧美为4.7~13.7/106,日本为14.7~24.0/106,我国为7.4/106,总体来说亚洲的发病率高于欧美;发病年龄呈现10-25岁及>60岁两个发病高峰,没有明显的男女性别差异。2疾病分型(1)重型再障-I型(severeaplasticanemia,SAA-I);(2)重型再障-Ⅱ型(severeaplasticanemia,SAA-Ⅱ);(3)轻型再障。3发病原因某些病毒感染(如肝炎病毒、微小病毒B19等)、应用骨髓毒性药物、接触有毒化学物质、长期或过量暴露于射线是再障的高危因素。4发病机制传统学说认为,在一定遗传背景下,再障作为一组异质性“综合征”可能通过三种机制发病:原、继发性造血干/祖细胞(“种子”)缺陷、造血微环境(“土壤”)及免疫(“虫子”)异常。目前认为T淋巴细胞功能亢进在原发性获得性再障发病机制中占重

贫血(anaemia)是指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减少至正常值以下.但由于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的测定技术比较复杂所以临床上一般指外周血中血红蛋白的浓度低于患者同年龄组同性别和同地区的正常标准.国内的正常标准比国外的标准略低.沿海和平原地区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如低于12.5g/dl成年女子的血红蛋白低于11.0g/dl可以认为有贫血.12岁以下儿童比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正常值约低15%左右男孩和女孩无明显差别.海拔高的地区一般要高些.
   贫血患者红细胞计数的降低与血红蛋白浓度的降低一般是成比例的但是小细胞低色素型贫血的红细胞计数减少比血红蛋白的减少相对的较少以致贫血较轻时红细胞计数可以不低于正常.相反大红细胞型贫血时血红蛋白浓度相对地偏高而红细胞计数偏低.当失水水滞留或急性大量失血后血液总量尚未恢复到正常时血红蛋白的浓度不能准确反映贫血的真实程度因此临床上要考虑这些因素对贫血的影响.此外在急性大量血管内溶血时血浆内含有较高浓度的游离血红蛋白这时血红蛋白测定的结果高于贫血的实际程度.在这种特殊情况下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计数更能反映贫血的程度.
   贫血是指单位容积血液内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低

血常规贫血指标,不同医院的不同设备检查的参考范围不是太一样。依据较为通用的参考值范围可对贵女友的情况作一分析。根据贵女友的RBC(正常)和HB(偏低)基本可以排除生理性方面(月经)的影响。 临床上根据MCV、MCH和MCHC可将贫血分为正细胞性贫血(MCV、MCH和MCHC都正常)、大细胞性贫血(MCV增高、MCH增高、MCHC正常)、单纯小细胞贫血(MCV减低、MCH减低、MCHC正常)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MCV减低、MCH减低、MCHC减低)。可见贵女友的贫血当属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可见于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即地中海贫血)、铁利用不良贫血(如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如钩虫病等)。最常见为前两种。 贵女友的血常规加上个血清铁蛋白检测(低于14ug/l)或进行铁剂治疗有效即可确诊为缺铁性贫血。如担心为地贫 ,那做个血红蛋白分析即可确诊或排除地贫。 建议:先做上述检查,若确诊为缺铁性贫血,先进行临床治疗。以后要注意补充铁(特别是在月经期更要这样),可多吃些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血。
  血常规贫血指标,血常规是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
  以上是对“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常规诊断标准是什么?平时要注意什么?”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