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颈动脉硬化

男 60岁 2016-02-07 11:05:09

病情描述: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颈动脉硬化会导致什么后果?怎样治疗?B超报告:双侧颈动脉走行正常,内径尚可,双侧颈总动脉主干部分及分叉处内-中膜增厚,厚度约1.4mm。于右侧颈总动脉分叉处可见多个混合回声斑块,最大约6.3mmx1.8mm,管腔内径无明显狭窄,管壁搏动减弱。DOPPIER:对应斑块处见血流充盈缺损。超声提示:双侧颈总动脉主干部分及分叉处内-中膜增厚右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做过B超检查,输过一次血塞通15天,平时多吃洋葱,其他未作治疗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想知道病情轻重程度,严重后果,怎样治疗和预防

动脉硬化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首先应积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一级预防)。如已发生,应积极治疗,防止病变发展并争取其逆转(二级预防)。已发生并发症者,及时治疗,防止其恶化,延长病人寿命(三级预防)。 1.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配合治疗 已有客观证据表明:本病经防治病情可以控制,病变可能部分消退,病人可维持一定的生活和工作能力,病变本身又可以促使动脉侧枝循环的形成,使病情得到改善。因此说服病人耐心接受长期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2.合理的膳食,年过40岁者即使血脂不增高,应避免经常食用过多的动物性脂肪和含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如:肥肉、猪油、骨髓、奶油及其制品、椰子油、可可油等;避免多食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肝、脑、肾、肺等内脏,鱿鱼,牡蛎,墨鱼,鱼子,虾子,蟹黄,蛋黄等。若血脂持续增高,应食用低胆固醇、低动物性脂肪食物,如:各种瘦肉,鸡、鸭、鱼肉,蛋白,豆制品等。 3.适当的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 参加一定的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对预防肥胖、锻炼循环系统的功能和调整血脂代谢均有禆益,是预防本病的一项积极措施。体力活动应根据原来身体情况、原来体力活动习惯和心脏功能状态来规定,以不过多增加心脏负担和不

临床上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来确定是不是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目前认为正常IMT值应小于1.0毫米,IMT在1.0至1.2毫米之间为内膜增厚,1.2至1.4毫米之间为斑块形成,IMT大于1.4毫米为颈动脉狭窄。
  如果体检报告显示颈动脉内膜增厚或颈动脉斑块形成,则提示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形成。颈动脉斑块的出现明显增加心肌梗死、卒中以及周围血管疾病如下肢动脉硬化症的危险。研究表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每增加0.1毫米,心肌梗死危险增加10-15%,卒中危险增加13-18%。尤其是超声显示低回声的软斑块即不稳定斑块,更容易脱落导致脑卒中。
  造成颈动脉斑块的原因
  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均可导致颈动脉斑块形成,如年龄、性别、家族中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高总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高甘油三酯血症、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如果存在以上多项危险因素,出现颈动脉斑块的几率会明显增加。

你好,动脉硬化治疗方法:
  1.扩张血管 可选用的药物如下:单硝酸异山梨醇及其缓释胶囊、硝基地平缓释片(拜新同)或地尔硫卓(合心爽缓释片)。
  2.调节血脂 在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的基础上,血脂仍高于正常时,可用调脂药。①降低甘油三脂的药物有非诺贝特、阿伐他汀或吉非罗齐。②降低胆固醇的药物有辛伐他汀、氟伐他汀或普伐他汀。③中药如血脂康、脂必妥等也有一定的调脂作用。
  3.抗血小板粘附和聚集 抗血小板粘附和聚集的药物可防止血栓形成,防止血管阻塞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常用药物有:肠溶阿司匹林、噻氯匹定等。
  4.溶解血栓药和抗凝药 对动脉内血栓导致管腔狭窄或阻塞者,可用溶解血栓药、抗凝药,如尿激酶、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肝素等。
  以上是对“治疗颈动脉硬化”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