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慢性肾炎,坐肾穿刺好不好,我害怕以后有影响?

女  2016-02-09 07:21:45

病情描述:

患者年龄:28
发病时间:1年
主要表现:潜血 +++蛋白质++
医生诊断及化验结果:24i小时蛋白定量 尿蛋白410.4mg/24h 参考值28-141
心电图正常
B超: 1前列腺钙化灶(单发)
2肝,胆,胰腺,脾,双肾,双侧输尿管,膀胱未见明显异常
彩超:1双肾弓状动脉,双肾小叶间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增高
2双肾段动脉。双肾叶间动脉血流动力学未见明显异常
3双肾实质,双侧输尿管,膀胱未见明显异常
胸部正位片:胸廓对称,气管居中,两肺野纹理增多,未见明显实质性病变,心影形态大小正常,两横膈光整,两肋膈角锐利。
全血液检查:1血小板分布宽度15.8 参考值9.0-14.0
尿干化学项目:1潜血 +++
2红细胞计数 83.4 参考值 0-25
3胆红素— 参考值 阴性
4蛋白质++ 参考值<25

你好! 肾穿刺检查是过度检查,对肾脏有机械性损伤,而且检查结果对选择用药无指导意义! 而且任何类型的肾炎,免疫复合物都不会只有一种. 肾炎(含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与肾病综合症的病因,是由细菌(如: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食物药物中毒(过敏)后与体内的免疫细胞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免疫复合物通过血液循环与人体自身的排斥作用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上,没有及时排除,并引起的免疫反应性疾病,就是肾炎、肾病综合症. 使用激素、环磷酰胺、雷公藤类药物是破坏淋巴细胞,降低免疫力,降低免疫反应的.用药后虽然暂时没有了尿蛋白,但降低了免疫力,也没有排除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上的免疫复合物.所以停药后、减量后、出现感染后会形成新的免疫复合物,出现病情反弹,甚至加重! 所有的药物都要经过肝脏解毒,肾脏排出.而肾脏不仅要滤过、排出血液内的毒废物,还要从血液中吸收营养,供肾细胞的生长,代谢! 过多使用有毒药物,还加重肝脏、肾脏负担,出现肾功能减退,导致肾功能衰竭,形成尿毒症! 所以治疗肾炎、肾病综合症,就要: 1,排除免疫复合物,减少免疫反应. 2,提高免疫力,避免有新的感染,形成新的免疫复合物! 3,要用提高免疫力,营养肾脏

肾活检通常情况下叫做肾穿刺。由于肾脏疾病的种类繁多,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许多肾脏疾病的临床表现与肾脏的组织学改变并不完全一致。为了明确疾病的病因病理,进一步确诊患者所患的具体病种,这时就需要做肾穿刺活检术!但是肾活检对患者的身体是有危害的,具体表现在:
   第一、血尿:当肾穿刺针穿入肾盏或肾盂后,可以出现肉眼血尿,大多于1-3天消失。镜下血尿发生率几乎为100%,常于术后1-5天消失,无需处理。出现肉眼血尿伴血块时,一般在静滴VitK1或垂体后叶素后可以得到缓解,注意此时不要使用止血药,以免出现尿路梗阻造成严重后果。
   第二、肾周血肿:较大血肿少见,多因肾撕裂或穿至大中血管尤其是动脉造成,表现为腹痛、腰痛、穿刺部位压痛或较对侧稍膨隆,严重时血压下降、红细胞压积下降。而肾周血肿的发生率约60-90%,一般较小,无临床症状,多在1-2周内吸收。
   第三、感染:感染发生率低,多因无菌措施不严,肾周已存在感染或伴有肾盂肾炎所致,如出现发热、剧烈腰痛、白细胞增高需用抗生素治疗。
   第四、动静脉瘘:典型表现为严重血尿和/或肾周血肿,顽固性高血压、进行性

病情分析:慢性肾炎是由于免疫符合物在肾小球异常沉积,造成肾小球基地膜受损,导致潜血、蛋白的漏出,在临床上则表现蛋白尿和血尿。蛋白、潜血的漏出又可导致肾脏的进一步损伤以及并发症出现(高血压、水肿等等)。如一些金水保、百苓、黄葵,激素都是保护肾脏或者免疫抑制剂的药物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治疗受损的肾脏。临床上慢性肾小球肾炎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病情会逐渐进展,到后期转化为程度不等的肾小球硬化,相应肾单位的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而最后发展为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我院根据你的资料建议采用“非激素非透析免疫复肾四联疗法”,结合运用高科技基因处理技术使“冬虫固本”系列方药炮制,来修复受损的肾小球基底膜,清除肾小球基底膜上的免役复合物和病变组织,通过修复,蛋白、潜血才会自然、永久的消失
  意见建议:。饮食注意辛辣刺激低盐饮食,具体根据患者情况来定
  以上是对“18岁,慢性肾炎,坐肾穿刺好不好,我害怕以后有影响?”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