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次间歇性外斜视术后还有点斜视怎么办?

女 58岁 2016-02-10 10:29:50

病情描述:

患者信息:男 21岁 广东 深圳 我开始怀疑医生手术失手矫正过度 后来医生解释说这是正常的 半个月后会自动漫漫矫正过来的 如果不矫正过度一点的话那么一两个月后又会出现以前的外斜视 我现在很担心医生说的话到底是不是真的 会不会是医生失手而找出来的借口 之前有点间歇性外斜视 如今矫正后倒出现了真正的内斜视了 手术后的这几天我怎么看都是内斜视 我好担心到底会不会真的如医生说的那样半个月内会恢复正常 请专业人士或者做过这类手术的人帮我解答解答

斜视患者的配镜:(1)远视性内斜患者配镜,应配戴所能承受的最高正球镜。(2)近视性内斜患者配镜,应配戴能达到较好视力的最小度数。(3)近视性外斜视者配镜,应该完全矫正,但是对于高度近视患者,可根据情况降到患者能忍受的最大度数。(4)远视性外斜视患者配镜,应尽量少矫正为好。(5)凡有散光时,不论是否有内、外斜视均应完全矫正为好。(6)矫正斜视时,可采用加磨三棱镜方法和移光方法达到目的。正透镜光心外移,可形成患者瞳孔处有一底向外的三棱镜,可用来治疗年老体弱患者的远视性内斜。负透镜外移光心,在患者瞳孔处可形成一个底向内的三棱镜,可用来治疗年老体弱患者的近视性外斜。(7)有外斜视的老视患者,配用视近用眼镜时.度数应适当浅一些,以减少眼肌疲劳;对有内隐斜视的老视患者,配戴能接受较深度数的近用眼镜。(8)其他上、下隐斜或斜视者,也都可以采用三棱镜加以矫正。
   传统的斜视手术都是使用普通的手术器械,在肉眼直视下进行。随着显微手术技术的发展,斜视的显微手术逐步得到眼科医生的青睐。但是,目前在国内绝大多数医院,斜视手术仍然采用传统的方式在肉眼直视下操作。眼球的组织结构在显微镜下更加清晰,层次更加分明。手

间歇性外斜视(intermitent exotropia)是介于外隐斜与共同性外斜视之间的一种斜视是指视轴常常分开最初是在看远时发生当看远时融合性散开幅度超过融全性集合幅度即产生外斜间歇性外斜视发生之前先有外隐斜 治疗措施 1.睫状肌麻痹屈光检查 有明显屈光不正特别是散光和屈光参差的患者为保证视网膜清晰像应该全部矫正;外科伴有近视乾应该全矫;外斜伴有远视者矫正远视将减低调节性集合使外斜增加需要全矫还是部分矫正要完全撒于远视程度、患者年龄和AC/A比值通常小于+2.00D婴幼儿可不予矫正较大患者为避免屈光性疲劳矫正远视通常是必要的年老人有外斜伴老视眼调节减弱如有远视需要矫正可以给最小度数以利于看近 2.负球镜 用负镜矫正间歇性外斜视可做为一暂时性措施或放于双焦点镜上半部以治疗分开过强;或放于双焦点镜下半部以治疗集合不足刺激其调节性集合控制外斜这种治疗方法不应提倡患儿用这种方法治疗常引起视力疲劳 3.三棱镜及遮盖疗法 底向内三棱镜可加强双眼中心凹刺激约有1/2~1/3偏斜可用三棱镜刺激融合得到矫正最近有人提出在间歇性外斜视初期遮盖为一良好的非手术治疗方法用这种方法治疗大约40%患者

治疗措施】
   1.睫状肌麻痹屈光检查 有明显屈光不正,特别是散光和屈光参差的患者,为保证视网膜清晰像,应该全部矫正;外科伴有近视乾,应该全矫;外斜伴有远视者,矫正远视将减低调节性集合,使外斜增加,需要全矫还是部分矫正,要完全取决于远视程度、患者年龄和AC/A比值,通常小于+2.00D婴幼儿,可不予矫正,较大患者为避免屈光性疲劳,矫正远视通常是必要的。年老人有外斜伴老视眼,调节减弱,如有远视,需要矫正,可以给最小度数以利于看近。
   2.负球镜 用负镜矫正间歇性外斜视,可做为一暂时性措施,或放于双焦点镜上半部,以治疗分开过强;或放于双焦点镜下半部,以治疗集合不足,刺激其调节性集合,控制外斜,这种治疗方法,不应提倡,患儿用这种方法治疗,常引起视力疲劳。
   3.三棱镜及遮盖疗法 底向内三棱镜可加强双眼中心凹刺激,约有1/2~1/3偏斜可用三棱镜刺激融合得到矫正,最近有人提出在间歇性外斜视初期,遮盖为一良好的非手术治疗方法,用这种方法治疗,大约40%患者其显斜(看远)可以变为隐斜。早期的间歇性外斜视,因为大部分时间为外隐斜,显斜次数不多,偏斜度不大,不
  以上是对“2次间歇性外斜视术后还有点斜视怎么办?”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