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的治疗

女  2016-02-11 12:57:10

病情描述:

我妈于11月29日急性胰腺炎住院,治疗了十来天时淀粉酶指示已正常,偶有波动,可在十三四天时一直持续发热,体温在38度左右,在十七天时做B超检查有发现假性囊肿,可CT结果又无假性囊肿,热度一直持续,后用泰能针一个星期,无发热了,在25天时泰能停用后,又开始发热,最高体温达39.8度,后B超检查发现巨大囊肿,猜测囊肿里有脓肿,这个病应该要怎么办啊? 补充问题1:(2010-01-03 20:22:22) 现在可以手术吗?是做什么手术啊?目前这样她可以进食吗?这两天医院的医生一会说可以进食,一会又说不能进食,到底应该要怎么办啊?

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迄今仍是一个难题,首先是对治疗方式的选择:非手术治疗抑或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怎样才能做到合理的补充血容量,减少并发症等,手术治疗时机怎样掌握,手术怎样实施方为合理。关于急性胰腺炎的非手术治疗和/或手术治疗已探讨了几十年。随着对急性胰腺炎变理变化的深入了解,迄今对其治疗已有较为明确的意义: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以姑息治疗为主,而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应根据情况予以治疗。前者在急性胰腺中约占80~90%,后者约占10~20%。但急性水肿性胰腺炎与出血坏死性胰腺炎之间的界限是不能迥然分开的。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可以转化为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据统计约有10%左右可以转化。因此,对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在非手术治疗的过程中,需严密观察其病程的衍变。
   急性水肿性胰腺炎与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治疗观点已比较一致。但对胰腺局限性坏死的治疗观点尚有所争议。一种意见认为应手术引流,另一种意见认为可以采取姑息治疗。从一些文献报道和我们治疗中的体会,我们认为对这一类型的胰腺炎亦应手术“清创”。理由是:一方面坏死是不可逆的,而坏死组织难以吸收,即使可以吸收病程亦很长,长期毒素吸收临床症状如持续腹痛、

本病主要由胰腺组织受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在正常情况下,胰液内的胰蛋白酶原无活性,待其流入十二指肠,受到胆汁和肠液中的肠激酶(enterodinase)的激活作用后乃变为有活性的胰蛋白酶,方具有消化蛋白质的作用.胰腺炎时因某些因素(下述)激活了胰蛋白酶,后者又激活了其它酶反应,如弹性硬蛋白酶(elastase)及磷脂酶A(phospholipase A),对胰腺发生自身消化作用,促进了其坏死溶解.已查出在胰腺腺泡的酶原颗粒中含有高浓度的弹性硬蛋白酶,在胰腺分泌液中含有无活性的该酶前体,后者可被胰蛋白酶激活而能溶解弹性组织,从而破坏血管壁及胰腺导管.另外,胰蛋白酶对由脂蛋白构成的细胞膜及线粒体膜并无作用,而胰液中的磷脂酶A被脱氧胆酸激活后,作用于细胞膜和线粒体膜的甘油磷脂,使之分解变为脱脂酸卵磷脂,亦称溶血卵磷脂(lysolecithin),后者对细胞膜有强烈的溶解作用,可溶解,破坏胰腺细胞膜和线粒体膜的脂蛋白结构,致细胞坏死.脂肪坏死也同样先由胰液中的脱脂酸卵磷脂溶解,破坏了脂肪细胞膜后,胰脂酶才能发挥作用.
  根据胰腺炎的分型,分期,和病因选择治疗方法.

病情分析: 发病原因
   1、胆道系统疾病。胆管炎症、结石、寄生虫、水肿、痉挛等病变使壶腹部发生梗阻,加之胆囊收缩,胆管内压力升高,胆汁通过共同通道反流入胰管,激活胰酶原,从而引起胰腺炎。 
   2、酗酒和暴饮暴食。酗酒和暴饮暴食使得胰液分泌旺盛,而胰管引流不畅,造成胰液在胰胆管系统的压力增高,致使高浓度的蛋白酶排泄障碍,最后导致胰腺泡破裂而发病。
   3、手术与损伤。胃、胆道等腹腔手术挤压到胰腺,或造成胰胆管压力过高,也可引起胰腺炎。
   4、感染。很多传染病可并发急性胰腺炎,症状多不明显,原发病愈合后,胰腺炎自行消退,如蛔虫进入胆管或胰管,不但可带入肠液,还可带入细菌,能使胰酶激活引起胰腺炎症。
   5、高脂血症及高钙血症。高脂血症,脂肪栓塞胰腺血管造成局部缺血,毛细血管扩张,损害血管壁,导致胰液排泄困难;结石可阻塞胰管,是引起胰腺炎的主要原因。
   6、其他
   病变表现
   按病变表现不同,可将本病分为急性水肿性(或间质性)胰腺炎及急性出血性胰腺炎二型。  
  意见建议: 1、非手术治疗:
   (1)、病因治疗:治疗胆源性疾病,戒酒;
   (2
  以上是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