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发病机制

女  2016-02-12 14:42:32

病情描述:

请问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在出院后有什么方法预防黄疸的反复?脸部、眼跟口里有面显的发黄。去医院查表皮检查是9.7,有吃药第三天复查降到7.1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从出生后一直母乳跟吃奶粉,住院一星期是吃奶粉,出院后有母乳,请问这种情快应该怎么办呢?

出现时间不同。大约有80%的足月儿在出生2~3天后会出现生理性黄疸,而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一般更早,多在产后24~36小时出现,早产儿72小时内出现。
  表现症状不同。生理性黄疸程度较轻,家长会发现孩子皮肤呈现浅黄,先出现在面部、躯干和四肢,巩膜多半不黄,宝宝精神好,能吃能睡。而病理性黄疸的患儿,面部、躯干、四肢、手心脚心都发黄,巩膜也发黄,排尿也黄黄的。同时还伴有精神不好,嗜睡,发热,吃奶少,呕吐,腹胀,水肿,腹水,肝脾肿大,以及贫血等等,因病因不同,黄疸伴随的症状也不同。
  持续时间不同。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第5天左右最明显,7~10天后逐渐消退;若是早产儿,大部分都可能有黄疸,持续时间大约2至3周。而病理性黄疸持续时间要长些,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3周依然没有减退的迹象;或者黄疸消退后又再次出现,一定引起注意。
  胆红素指标不同。如是生理性黄疸,足月儿的血清胆红素不超过205毫摩尔/升;早产儿的血清胆红素不超过256.5毫摩尔/升。而病理性黄疸的血清胆红素超过正常值,足月儿大于205.2毫摩尔/升,早产儿大于256.5毫

黄疸又称黄胆,俗称黄病,是一种因人体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增高,所引起的皮肤、黏膜和眼球巩膜等部份发黄的症状。
  新生儿时期黄疸是一个常见的症状,有的是生理现象,有的是病理现象。这就需要检查哪些是病理现象,应及时到医院确诊并对症治疗。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血清胆红素由出生时的17~51μmol/L(1~3mg/dl)逐步上升到86μmol/L(5mg/dl)或以上临床上出现黄疸而无其它症状,1~2周内消退。生理性黄疸的血清胆红互足月儿不超过204μmol/L(12mg/dl)早产儿不超过255μmol/L(15mg/dl)。但个别早产儿血清胆红素不到204μmol/L(12mg/dl)也可发生胆红素脑病,对生理性黄疸应有警惕以防对病理性黄疸的误诊或漏诊。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1)黄疸出现得早,生后24小时内即出黄疸; (2)黄疸程度重,呈金黄色或黄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亦有较明显的黄疸或血清胆红素大于12~15毫克/分升; (3)黄疸持久,出生2—3周后黄疸仍持续不退甚至加深,或减轻后又加深

黄疸是由于体内胆红素增高而引起皮肤巩膜等黄染的现象。新生儿黄疸较常见,引
  起的原因多而复杂且可导致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常引起死亡或严重后遗症。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1.胆红素生成较多 新生儿每日生成的胆红素为成人的两倍以上,这是由于新生儿
  初生时红细胞数相对多;其寿命比成人短20~40天,且破坏快;旁路胆红素来源多和血
  红素加氧酶在生后7天内含量高,产生胆红素的潜力大引起。
  2.肝功能不成熟 肝细胞内 Y、Z蛋白含量低,对胆红素摄取能力差,5~15天达到
  成人水平;肝细胞内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UDPGT)的量及活力不足,形成
  结合胆红素的功能差。
  3.肠肝循环特殊 新生儿刚出生时肠道内正常菌群尚未建立,不能将进入肠道的胆
  红素转化为尿胆原和粪胆原。且新生儿肠道内ß-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较高,将肠道内结
  合胆红素水解成葡萄糖醛酸和未结合胆红素,后者又被肠壁吸收经肝门静脉达肝。加重
  了肝的负担。
  因此,新生儿
  以上是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发病机制”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