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颈部”淋巴结:转移性非角化性癌,未分化型

女  2016-02-13 01:37:23

病情描述:

2010-11-12号医生检查肝癌转淋巴,我把核磁共振MRI检查报告影响所见,肝脏增大,各叶片比例失调,肝裂增。肝脏左右叶见多发结节及肿块病灶,病变形态欠规律,部分病灶向外隆起,TIM呈低信号,T2W呈不均匀偏高信号,边缘欠清,增强后动脉期斑片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延时期低强化,其中见多发点状无强化坏死区,门脉主干轻度扩张,左右支明显癌栓形成。胆道系统未见扩张,胆囊未见显示。脾脏不大。胰腺及所示双肾未见异常,腹腔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影。少量腹水。 诊断意见;1肝硬化。肝脏多中心型肝CA,门静脉左右支癌栓形成 补充问题1:(2010-11-26 11:09:13) 医生现在化疗,请问还有其它好的方法治疗吗?期待回复,谢谢了,治愈的希望大吗?

经络体质消瘤法可以治好肝癌淋巴转移!
   1、淋巴结转移属于肝癌的肝外转移,多见于肝癌晚期,约有50-70%转移至肺,其次为肾上腺、骨、脑、肾等器官,淋巴结转移至肝门淋巴结最为常见,可出现黄疸及发热等临床表现。肿瘤转移之处有相应症状,有时可成为发现肝癌的依据。发生肝外转移时,转移至哪个脏器就可引起该脏器区域的疼痛。
   2、肝癌最容易发生的淋巴结转移部位是肝门淋巴结,也可转移至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胰周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颈部淋巴结等。肝门淋巴结的转移可以通过超声或CT检查诊断,一般情况下,超声或CT是检测不到淋巴结的。
   3、如果发生淋巴结转移,淋巴结就会肿大,由于大多数是该区域多个淋巴结肿大,淋巴结也可以融合成团,肝门淋巴结转移会压迫肝门的胆管,引起阻塞性黄疸,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或者胰周淋巴结转移会压迫腹腔神经丛,引起腰背部疼痛。
   4、体表淋巴结转移多见的部位是锁骨上淋巴结、颈部淋巴结,如果有淋巴结转移,可以在相应的部位摸到肿大的淋巴结。肝癌转移的淋巴结肿大和炎症引起的淋巴结肿大是不同

肝癌是恶性程度很高的癌症之一,被称为“癌中之王”。近年来,因我国乙肝病毒感染患者数量递增,肝癌的发病率大增,治疗方式仍以手术为主,术后辅助化疗。但很多患者初诊就已经是晚期,肿块巨大或者多处转移者不宜手术,这时多采用伽马刀、化疗,介入治疗、中医药、保守治疗等。肝癌晚期化疗无效者还可用靶向治疗,短期内效果明显但价格昂贵,易产生耐药性。
  人参皂苷Rh2是近年来一个重要的抗肿瘤研究新成果,其高效无毒治疗肝癌特点弥补了以往一些药物和治疗方法的不足。有研究报道,人参皂苷Rh2能抑制肝癌细胞SMMC-7721、 肝癌细胞Bel-7404增殖,并具有诱导分化作用。
  肝癌虽总体预后不佳, 但积极配合治疗一定能争取最佳效果。康复期和带瘤生存的肝癌患者要定期复查,注意平时的生活规律,特别是饮食规律。

你好!针对于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目前医学上一般是主张进行全身性的化疗,效果较为理想,化疗6个疗程左右后,即可有效杀伤癌细胞,控制病情,延长患者的生命。
  指导意见:
  需要注意的是,化疗期间不仅仅会对癌细胞有杀伤作用,对患者的正常细胞也会有一定程度上的损伤,副作用会比较大,比较容易导致患者治疗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尤其是进行全身性的化疗,因此医学上一般主张患者在化疗期间要配与硒维康口嚼片一起进行,以加强对患者身体补硒,元素硒可以很好的修复患者被杀伤的正常细胞,有效降解化疗的副作用,并活化患者的身体机能,对于患者提升并巩固治疗效果有着积极的影响。平时患者也要注意加强营养的摄入,忌烟酒,忌刺激性的食物。祝康复!
  以上是对““右颈部”淋巴结:转移性非角化性癌,未分化型”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