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男 44岁 2016-03-07 10:15:15

病情描述: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患上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我的高血压达到200,偶有头晕现象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住院吃药降压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请问一下医生,高血压和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有关吗?还有前庭大腺囊肿和他有关吗?是不是一定要吃一段时间盐酸酚苄明片才可以手术治疗吗?

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主要与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相区别:大多数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是由于垂体破坏所致,因而蝶鞍CT或MRI有助于排除肿瘤和萎缩.空鞍综合征不总是伴有垂体功能不足,当垂体阴影发生改变,必须进行功能试验.原发性肾上腺疾病病人,血浆ACTH水平增高(≥50pg/ml).垂体衰竭或单一ACTH缺乏病人ACTH水平低.假如不能测定ACTH,应作甲吡酮试验.由于甲吡酮阻滞了皮质醇前体11羟化,血浆皮质醇降低.正常人皮质醇降低兴奋ACTH分泌,导致皮质醇前体合成增加,尤其是11-脱氧皮质醇(化合物S),作为代谢产物排泄在尿中(四氢-S).最好和最简单的方法是半夜口服甲吡酮30mg/kg,同时进食少量食物避免胃刺激.次晨8点钟血浆皮质醇应<10μg/dl(<276nmol/L),11-脱氧皮质醇应介于7~22μg/dl(0.2~0.6μmol/L).对甲吡酮无反应病人必须再作替可克肽试验.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病人两种化合物均低,对替可克肽无反应.垂体功能减退病人对人工合成ACTH有反应,对甲吡酮无反应.有必要在试验前3天对病人肌内注射长效ACTH20u,每日2次,防止垂体

你好,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一旦确诊并定位,应及时切除肿瘤,否则有肿瘤突然分泌大量儿茶酚胺、引起高血压危象的潜在危险。近年来,随着生化试验及显像技术的发展,嗜铬细胞瘤的定性和定位诊断技术大为提高,因此术手术成功率得以提高。术前应采用α受体阻滞药使血压下降,减轻心脏负荷,并使原来缩减的血管容量扩大,以保证手术的成功。
  1.药物治疗
  (1)嗜铬细胞瘤的定性及定位的 诊断一旦明确,应立即用药物控制,以防出现高血压急症。主要用药为长效α受体阻滞药,包括酚苄明和哌唑嗪。
  (2)合并高血压急症时 可静脉给以酚妥拉明。如疗效不好可静脉输注硝普钠。
  2.术前准备和药物治疗
  (1)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 ①酚妥拉明:用于高血压的鉴别诊断,治疗高血压危险发作或手术中控制血压。②酚苄明:常用于术前准备,术前口服,直至血压接近正常,服药过程中应严密监测卧、立位血压和心率的变化。③哌唑嗪、特拉唑嗪、多沙唑嗪:均为选择性突触后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应用时易致严重的直立性低血压,故应在睡前服用,尽量卧床。④乌拉地尔(压宁定):可阻断α1、α2受体,并可激活中枢5-羟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是发生于肾上腺髓质的肿瘤,多为良性,但也可为恶性。肾上腺是嗜铬细胞瘤的主要发生部位,约占90%。嗜铬细胞瘤也称为“10%肿瘤”,即约10%肿瘤位于肾上腺外,约10%肿瘤为多发及约10%肿瘤为恶性。肿瘤产生和分泌儿茶酚胺。临床上,肿瘤可发在任何年龄,以20~40岁多见,典型表现为阵发性高血压、头痛、心悸、多汗,发作数分钟后症状缓解。实验室检查,24小时尿香草基扁桃酸即儿茶酚胺代谢物显著高于正常值。病理上,肿瘤一般较大,易发生出血、坏死和囊变。超声、CT和MRI检查:.表现为单侧、偶为双侧性肾上腺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常较大,直径多在3cm以上。肿块呈实性低或中等回声、密度类似肾脏、T1WI上为低信号而,T2WI上呈非常高的信号;较大肿瘤易发生出血、坏死和囊变,而致肿块内有液性无回声区、低密度区,和短T1高信号或长T1更低、长T2更高信号灶。CT和MRI增强检查,肿块实体部分发生明显强化。恶性嗜铬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与非恶性者间并无显著差异,但可查出肝、肺等部位转移灶。
  以上是对“高血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