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手足口病?EV71病毒感染后有什么症状?

女  2016-03-13 23:07:54

病情描述:

1.国外手足口病和EV71感染发生情况 20世纪70年代中期,保加利亚、匈牙利相继暴发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为主要特征的EV71流行,仅保加利亚就有超过750例病例,149人致瘫,44人死亡。英国1994年第4季度暴发了一起由柯萨奇病毒(Cox 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流行,疫情遍布英格兰威尔士,患者大多1-4岁,大部分病人症状平和。该国1963年以来的流行病资料显示,手足口病流行的间隔期为2-3年。日本是手足口病发病较多的国家,历史上发生过多次由Cox A16、EV71引起的大规模流行。20世纪90年代后期,EV71开始在东亚地区传播。1997年马来西亚发生了主要由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流行,4-8月共发生2628例病例,仅4-6月就有29例病人死亡。死者平均年龄1.5 岁,病程仅2天。截止至2008年4月19日,新加坡共报告手足口病7560例,比去年同期多出3000例,目前检测的标本中16%EV71检测阳性。2.国内既往手足口病流行状况 手足口病在我国早有流行。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大陆北京、河北、天津、福建、吉林、山东、湖北、西宁、广东等十几个省(市)都曾有发生手足口病

针对手足口病宣传知识这个问题一定要得到重视,关于手足口病宣传知识为你解答如下: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十问
  1.什么是手足口病?得病后有什么表现?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起,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种。一般全年均有发生,5—7月为高发期。
   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2.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有疫苗吗?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
  3.哪些人容易患手足口病?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

多为5岁以下婴幼儿,手、足、口及皮肤、黏膜出现典型斑丘疹及疱疹样损害,并伴有卡他性症状.
  1)典型病例:潜伏期一般2~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多数在38��C左右,持续2~3天,少数病人3~4天以上.有中枢神经系统合并症几乎都有发热,且持续时间长.部分患者初期有轻度上感症状,如咳嗽、流涕、恶心、呕吐等.由于口腔黏膜溃疡疼痛,患儿有流涎拒食.口腔黏膜疹出现比较早,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斑丘疹或疱疹.斑丘疹在5 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混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如黄豆大小不等.手足远端部位的斑丘疹和疱疹一般无疼痛和痒感,愈后不留痕迹.在同一患者手、足、口病损不一定全部出现.
  2)不典型、散发型病例:出疹只表现在患者身体某一个部位上,斑丘疹或疱疹稀疏且不典型,往往很难与出疹发热性疾病鉴别,须进行病原学和血清检查.

你好,手足口病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疾病。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常变为溃疡。口腔疱疹常见于舌、牙龈和口腔颊粘膜。1-2天后可见皮肤斑丘疹,有些为疱疹,皮疹不痒,常见于手掌和足底,也可见于臀部。此病通常不严重,通常在7-10天内痊愈。并发症不常见。极少病人可并发无菌性或病毒性脑膜炎 ,其症状是发热、头痛、颈直或背痛,这需要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建议到医院诊治,并按医生的嘱咐服药,并卧床休息。 2、必要时可服用中成药,如小儿咽扁冲剂,清开灵口服液,板兰根冲剂等口服药物。3、取西瓜霜或思密达涂搽口腔患处,每天2-3次。 4、注意口腔皮肤清洁,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同时注意看护病人,防止其对皮肤疱疹进抓挠,以防破溃感染
  以上是对“什么叫手足口病?EV71病毒感染后有什么症状?”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