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破裂后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脑血管痉挛的处理

女  2016-03-15 09:17:49

病情描述:

2009年我母亲在贵院神经外科因脑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行血动脉夹闭 术后3年 术后每天阵发性头痛 下午休息症状减轻 左眼视力术后就没了 现在头痛加剧 右眼视力逐渐下降 血压一直维持在140|90 术后一直口服复方丹参片 销苯地平片 卡托普利片 氟桂利嗪 请问:现在要做哪些检查 药物哪些调整 预后怎么样

脑血管痉挛是指脑动脉在一段时间内的异常收缩状态、以前本病常见于颅内动脉瘤破裂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具统计,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达16%~66%,其发生时间,一般多发生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2~3天,7~10天达高峰,以后逐渐缓解。少数发生较晚(2周后),或持续时间较长(达数周至1个月)。个别发生于30分钟或1~2天内,即所谓急性脑血管痉挛。严重头痛、呕吐、颈项僵硬,查体出项脑膜刺激征阳性,腰椎穿刺检查、脑CT、多谱勒或脑血管造影检查可以确定诊断,本病病情严重,如不及时处理可以出现瘫痪或其他神经系统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但临床上我们发现多数脑血管痉挛是慢性病程,病人反复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情绪失调、睡眠障碍、焦虑烦躁或出现抑郁症状。 病因病机: 情绪波动,生气激动,心理障碍,紧张压力是发生脑血管痉挛最常见的原因,病人多数是学生,特别是高中高考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睡眠时间不足,完全没有放松的机会,最容易发生脑血管痉挛,失眠也可以引起脑血管痉挛。青年女性,脑力劳动者发病率相对较高。 临床表现: 一、脑血管痉挛性头晕的特点:头晕呈持续性,也可以呈发作性,主要表现为旋转性眩晕,

如果治疗得当,及时治疗,是不会有后遗症的.一般并发症多是交通性脑积水,因出血导致蛛网膜颗粒堵塞,回流受阻.参考资料:
   什么叫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类型,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于脑表面和脑底的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因脑实质出血,血液穿破脑组织进入到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引起。
   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原因,是先天性颅内动脉瘤和血管畸形。由于血管瘤好发于脑底动脉交叉处,最易直接受到血流冲击,加上血管先天性发育不良,极易破裂出血。其次为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内肿瘤、血液病等,一般认为30岁以前发病者,多为血管畸形,40岁以后发病者多为颅内动脉瘤破裂,50岁以上发病者,则往往因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及脑肿瘤引起。
   头痛、呕吐和颈项强直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三大主症。部分病人还可出现烦躁不安、谵妄、幻觉等精神症状,或伴有抽搐及昏迷等。由于血液刺激了神经根,也常引起神经根刺激症状,如腰背疼痛等。个别患者还可出现秀困难及尿潴留。由于蛛网膜下腔出血不影响脑实质,所以,一般不引起肢体瘫痪。但当出血位于额叶、颅底动脉

病情分析: 是指脑底或脑浅表部位的血管破裂,血液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而言。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底或脑浅表部位的血管破裂,血液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而言。蛛网膜是覆盖在脑表面的脑膜的一种,它们浸泡在脑脊液中。在此处的出血虽是脑中的出血,但有时也有血液从该部位漏出的情况。因为脑外伤等均可引起蛛网膜下出血。自发的(原发的)蛛网膜下腔出血通常是由先天性颅内动脉瘤破裂所造成。较少见,但作为原发病,也有因脑动脉瘤破裂和脑动静脉畸形而引起出血。青年时期的蛛网腊下出血多见诸于后者。也可由真菌(细菌)性动脉瘤,动脉硬化性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或出血性疾病所引起。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在40-65岁期间最为常见。原发性蛛网膜下出血,多数是先天性的,几乎不能事先预知。发病前多伴有剧烈的头痛,意识障碍,也有在五分钟内猝死的。摘除大脑半球也有幸免于死亡者。至今仍弄不清楚,为何仅有部分出血即呈现出如此剧烈的反应。如在脑脊液中混有血液,恐怕都会带来不良的后果。在发生破裂之前,动脉瘤可以不引起任何症状,但预警性渗漏出血往往伴有轻微头痛。突发的剧烈的头痛,如果CT扫描或磁共振成像以及脑脊液检查都正常,
  以上是对“脑动脉瘤破裂后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脑血管痉挛的处理”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