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小儿癫痫的遗传的因素有哪些?

1.遗传因素:指对癫痫的遗传易感性。大量研究证明,癫痫和遗传因素有关。遗传可以影响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功能,降低惊厥阈值,引起神经元放电。双胎癫痫符合率的研究及家系脑电图的研究都提示癫痫性素质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且在5~15岁之间外显率最高。已证实或推测与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的癫痫综合征包括儿童及少年失神性癫痫、少年肌阵挛性癫痫、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夜间额叶癫痫等原发性全身或局部性癫痫,其中有些综合征的基因已定位。2.获得性因素:由获得性因素引起脑的结构异常或代谢异常可产生致痫灶或降低惊厥阈值。病变可以是限局性或弥漫性,静止性或进行性。这类癫痫称为继发性(或继发性)癫痫。在继发性癫痫中,遗传因素也可能起重要作用,在小儿时期尤其如此。3.诱发因素:癫痫发作多系突然发生,无明显诱因。但也有一些发作确有诱发因素存在。这种诱发因素可能周期性出现,如发作可与内分泌因素或月经有关,另一些诱发因素则系不规则发生。诱因可以是正常生活中的自然性感觉性刺激,也可能是突然出现的刺激,或由病儿自己诱导的刺激。4.有时诱因是特异性的。若癫痫发作只有在一定的诱因存在时才表现出来,就称为反射性癫痫

您好,癫痫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而癫痫发作是指脑神经元异常和过度超同步化放电所造成的临床现象。其特征是突然和一过性症状,由于异常放电的神经元在大脑中的部位不同,而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可以是运动感觉神经或自主神经的伴有或不伴有意识或警觉程度的变化。癫痫治疗,脑起搏器治疗.A.常规治疗:一、一般药物治疗: 1.根据癫痫发作类型选择安全、有效、价廉和易购的药物。 ①大发作选用苯巴比妥,丙戊酸钠,卡马西平等。 ②复杂部分性发作:苯妥英钠,卡马西平。 ③失神发作:氯硝安定,安定。 ④癫痫持续状态:首选安定静注。 2.药物剂量从常用量低限开始,逐渐增至发作控制理想而又无严重毒副作用为宜。 3.给药次数应根据药物特性及发作特点而定。 4.一般不随意更换、间断、停止西药,癫痫发作完全控制2-3年后,且脑电图正常,方可逐渐减量停药。 5.应定期药物浓度监测,适时调整药物剂量。 二、在癫痫发作的治疗中,抗癫痫药物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抗癫痫药物可通过两种方式来消除或减轻癫痫发作,一是影响中枢神经元,以防止或减少他们的病理性过度放电;其二是提高正常脑组织的兴奋阈,减弱病

影响癫痫发作在特发性癫痫的近亲中,患病率为2%-6%,高于一般人口的0.5%-1%。特发性癫痫实际上包括多种疾病和综合征,具有不同的遗传形式,牵涉一个或数个基因。例如儿童期失神癫痫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发性婴儿痉挛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在大多数疾病中,所遗传者仅为痫性发作的预致性,其外显率亦受年龄限制。如脑电图上3H2棘一慢波组合为特征的儿童期失神癫痫,其兄弟姐妹在适龄时(5-16岁)有40%以上显示同样异常脑电图,但其中仅1/4发生临床发作,提示环境因素的作用。在症状性癫痫病人的近亲中,癫痫发病率为1.5%,也高于常人。提示同样罹病时,癫痫遗传性的作用。有些症状性癫痫的病因,如高热惊厥和结节硬化等,本身即系遗传性疾病。
   2、 环境因素①年龄:年龄对癫痫的发病率、发作类型、病因和预后均有影响。癫痫的初发年龄多在20岁以前,约占60%-80%。在年龄与病因方面,新生儿期和婴儿期首次有癫痫发作者多为脑器质性疾病,如产伤、感染、先天性脑部疾病等。原发性癫痫多在20岁以前开始发作,其中有6-10岁和14-17岁两个高峰年龄。青年及成年则颅脑外伤是一个重要原因,中年期颅内肿瘤所致者
  以上是对“影响小儿癫痫的遗传的因素有哪些?”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