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一)潜伏期:丙型肝炎2周—6月、平均40d. (二)临床经过 1、急性肝炎 各型病毒均可引起.丙型肝炎超过50%转慢性. (1)急性黄疸型肝炎:临床经过的阶段性较为明显、可分为三期、总病程2—4个月.黄疸前期:丙型肝炎起病相对较缓、仅少数有发热.少数患者以头痛、发热、四肢酸痛等症状为主、类似感冒.此期主要症状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腹胀、肝区痛、尿色加深等、肝功能改变主要为ALT升高.本期持续1—21d、平均5—7d.黄疸期:自觉症状好转、发热消退、尿黄加深、巩膜和皮肤出现黄疸、1—3周内黄疸达到高峰.部分患者可有一过性粪色变浅、皮肤搔痒、心动徐缓等梗阻性黄疸表现.肝大、质软、边缘锐利、有压痛及叩痛.部分病例有轻度脾大.肝功能检查ALT和胆红素升高、尿胆红素阳性.本期持续2—6周围.恢复期:症状逐渐消失、黄疸消退、肝、脾回缩、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本期持续2周至4个月、平均1个月.(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除无黄疸外、其他临床表现与黄疸型相似.相比之下、黄疸型起病较缓慢、症状较轻、主要为全身乏力、食欲下降、恶心、腹胀、肝区痛、肝大、有轻压痛及叩痛等.恢复较快、病程大多在3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为丙型肝炎、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经输血、针刺、吸毒等传播、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1.8亿人感染了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例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未来20年内与HCV感染相关的死亡率(肝衰竭及肝细胞癌导致的死亡)将继续增加、对患者的降和生命危害极大、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丙型肝炎的症状主要就是一般的肝炎、肝硬化的相关症状比如恶心、乏力、肝区痛、皮肤黄、眼黄、尿黄、皮肤痒等症状诊断和监测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做以下检查:1.肝功能包括血清ALT、AST、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胆碱酯酶、碱性磷酸酶、转肽酶等2.丙肝病毒抗体抗HCV3.丙肝病毒定量血清HCVRNA、了解丙肝病毒复制的活跃程度4.影像学腹部肝胆脾超声检查了解肝脏有无慢性损伤必要时行腹部增强CT或MRI检查、以了解病情损伤程度5.肝脏瞬时弹性波扫描是一种无创检查可用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脏纤维化程度评估丙型肝炎患者评估肝

大多数患者没有任何症状、少数的患者会出现以下的慢性肝病症状: 1.容易疲劳2.面色偏黄、眼白混浊3.身体乏力、无精打采4.发烧、体虚、恶心、呕吐、肌肉痛、头昏、头痛、腹痛5.通常有黄胆6.部分患者有肝脏轻度肿大、厌油、腹胀要判断是否有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依靠检测以下两个指标:1.抗HCV即丙肝抗体、目前诊断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指标但因感染HCV后抗HCV出现较慢、一般在发病后2~6个月、甚至1年才转阳、故不能作为早期诊断的方法而且1次阴性、也不能直接否定诊断当各型病毒性肝炎特异性标志检测阴性、临床症状及单项ALT升高、提示急性病毒性肝炎时、应考虑是否为丙型病毒性肝炎2.HCV-RNA即丙型肝炎病毒的核糖核酸、是HCV的遗传物质、是表示体内感染HCV的直接指标目前用PCR方法可以直接检测血中的HCV-RNA、可用于HCV感染的早期诊断因其较丙型肝炎抗体出现早、故是丙型肝炎病原学诊断和判断传染性的一项有用的指标总之、对有典型临床表现且其发病与输血及血制品密切相关、已排除其他肝炎的可疑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可进一步查HCV-RNA及抗HCV、如HCV-RNA及抗HCV均阳性或HCV-RNA单独
  以上是对“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症状表现有哪些?”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