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集素综合征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您好,妊娠高血压治疗要点 (一) 轻度、中度者以门诊治疗观察为宜,以镇静、休息为主,必要时投以降压药。若病情不得缓解,逐月加重,或在数天内变化急骤,出现先兆子痫症状,或水肿严重,或合并有心肌损害、肾功能不全、肝损害、低蛋白血症、胎儿发育迟缓等,应住院治疗。 (二)住院治疗观察内容: 1.血常规、红细胞压积,用以观察血液浓缩程度和疗效,48小时重复查一次。 2.尿常规、尿液比重检查,每日一次。 3.C02-CP、BUN、K+ 、Na+ 、C1-、Mg2+、尿酸、肌酐、黄疸指数、GPT、血蛋白总量及A/G比例等测定,还可做其他必要的特殊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4.计尿量,留24小时尿查E3及尿蛋白定量,重危者记出入量。 5.卧床休息,以左侧卧位为主。测血压、听胎心、数胎动,3次/日。能下床者每日测体重一次。 6.饮食应注意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蔬菜、补足铁和钙剂。 7.必要时氧气吸入。 8.眼底检查、心电图,每周查一次。 9.必要时做羊膜镜及胎儿成熟度检查。 上述诸化验检查根据病情有选择地重复,观察其变化。若疑有DIC之存在,可查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3P试验及血凝块试验等。 (三)试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EBV)所致的急性自限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喉炎,淋巴结肿大,外周血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并出现异常淋巴细胞,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感染后体内出现抗EBV抗体。 【临床表现】 潜伏期5~15天,一般为9~11天。起病急缓不一。约40%患者有前驱症状,历时4~5天,如乏力、头痛、纳差、恶心、稀便、畏寒等,本病的症状虽多样化,但大多数可出现较典型的症状。 (一)发热 高低不一,多在38~40℃之间。热型不定。热程自数日至数周,甚至数月。可伴有寒战和多汗。中毒症状多不严重。 (二)淋巴结肿大 见于70%的患者。以颈淋巴结肿大最为常见,腋下及腹股沟部次之。直径1~4cm,质地中等硬,分散,无明显压痛,不化脓、双侧不对称等为其特点。消退需数周至数月。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引起腹痛及压痛。 (三)咽痛 虽仅有半数患者主诉咽痛,但大多数病例可见咽部充血,少数患者咽部有溃疡及伪膜形成,可见出血点。齿龈也可肿胀或有溃疡。喉和气管的水肿和阻塞少见。 (四)肝脾肿大 仅10%患者出现肝肿大,肝功能异常者则可达2/3。少数患者可出现黄疸,但转为慢性和出现肝功能衰竭少见。50%以上患

病情分析: 休克系各种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使循环功能急剧减退,组织器官微循环灌流严重不足,以至重要生命器官机能、代谢严重障碍的全身危重病理过程。休克是一急性的综合征。在这种状态下,全身有效血流量减少,微循环出现障碍,导致重要的生命器官缺血缺氧。即是身体器官需氧量与得氧量失调。
  意见建议:观察要点1. 血压 血压是休克诊断及治疗中最重要的观察指标之一。休克早期,剧烈的血管收缩可使血压保持或接近正常,以后血压逐渐下降。收缩压<11.97kPa(90mmHg),脉压<2.66kPa(20mmHg),是休克存在的依据。血压回升,脉压增大,表示休克转好。
   2. 心电监测心电改变显示心脏的即时状态。在心脏功能正常的情况下,血容量不足及缺氧均会导致心动过速。
   3. 中心静脉压 对于需长时间治疗的休克患者来说,中心静脉压测定非常重要。中心静脉压主要受血容量、静脉血管张力、右心排血能力、胸腔和心包内压力及静脉回心血量等因素的影响。中心静脉压正常值为0.49~1.18kPa(5~12cmH2O)。在低血压的情况下,中心静脉压<0.49Pa(5cmH2O)时,表示血容
  以上是对“冷凝集素综合征患者的观察及护理”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