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伸性颈椎脊髓损伤的影像学特征与临床意义

针对脊髓损伤表现这个问题一定要得到重视,关于脊髓损伤表现为你解答如下:1、脊髓损伤
   在脊髓休克期间表现为受伤平面以下出现驰缓性瘫痪,运动、反射及括约肌功能丧失,有感觉丧失平面及大小便不能口头,2-4周后逐渐演变成痉挛性瘫痪,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并出现病理性椎体束征,胸端脊髓损伤表现为截瘫,颈段脊髓损伤则表现为四肢瘫,上颈椎损伤的四肢瘫均为痉挛性瘫痪,下颈椎损伤的四肢瘫由于脊髓颈膨大部位和神经根的毁损,上肢表现为驰缓性瘫痪,下肢仍以痉挛性瘫痪。脊髓半切征:又名Brown-Sequard征。损伤平面以下同侧肢体的运动及深感觉消失,对侧肢体痛觉和温觉消失。脊髓前综合症:颈脊髓前方受压严重,有时可引起脊髓前中央动脉闭塞,出现四肢瘫痪,下肢瘫痪重于上肢瘫痪,但下肢和会阴部仍保持位置觉和深感觉,有时甚至还保留有浅感觉。脊髓中央管周围综合症多数发生于颈椎过伸性损伤。颈椎管因颈椎过伸而发生急剧溶剂变化,脊髓受皱褶黄韧带、椎间盘或骨刺的前后挤压,使脊髓中央管周围的传导束受到损伤,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的四肢瘫,上肢于下肢,没有感觉分离,预后差。
   2、脊髓圆锥损伤
   正常人脊髓终止于第1腰椎体的

脊髓马尾受累原因(一)发病原因多因各种脊柱骨折脱位而致伤(二)发病机制1.脊柱损伤的好发部位脊柱骨折脱位在任何椎节均可发生但有60%~70%的病例好发于胸10至腰2段其中胸12至腰1段更为高发约占其中的80%;颈4~6椎节及颈1~2为次多发区约占20%~25%;其余病例散见于其他椎节2.脊髓损伤的伴发率脊髓损伤在脊柱骨折脱位中的发生率约占17%左右其中以颈段发生率最高胸段及腰段次之颈1~2及枕颈伤易引起死亡且多发生在致伤现场的当时从暴力的作用方式观察直接暴力所致比例最高尤其是火器贯穿伤几乎是百分之百其次为过伸性损伤如从骨折的类型判定则以椎体爆裂性骨折多见当然伴有脱位的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发生率更高临床上也可遇到椎骨损伤严重却无明显脊髓受损症状的所谓幸运型脊柱骨折的病例这主要是由于椎管较宽大的缘故脊髓马尾受累检查1.脊柱脊髓伤的临床特点视脊柱损伤的部位、程度、范围、时间及个体特异性不同临床症状与体征差别较大现就其共性症状进行阐述(1)一般特点:①疼痛:具有骨折患者所特有的剧烈疼痛除昏迷或重度休克病例者外几乎每个病例均出现尤以在搬动躯干时为甚常感无法忍受因此患者多采取被动体位而不愿做任何活动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一)牵引1.适应证颈椎牵引常作为神经根型、颈型和交感型颈椎病的首选疗法但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受压较明显者和有明显颈椎节段性不稳者不宜采用2.颈椎牵引的方法一般用颈枕牵引带作颈椎牵引(1)姿位:体位可采取坐位或卧位为了方便多取稳当的靠坐位使颈部自躯干纵轴向前前倾约10°-3O°避免过伸要求患者充分放松颈部、肩部及整个躯体肌肉牵引姿位应使患者感觉舒适如有不适即应酌情调整在椎动脉型患者前倾角宜较小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宜取几近垂直姿位忌前屈牵引(2)牵引重量与持续时间:常用的牵引重量差异很大可自患者自身体重的1/10至1/5多数用6-7kg开始时用较小重量以利患者适应每次牵引近结束时患者应有明显的颈部受牵伸感觉但无特殊不适如这种感觉不明显重量应酌情增加每次牵引持续时间通常为20-30分钟牵引重量与持续时间可作不同的组合一般牵引重量较大时持续时间较短牵引重量较小时持续时间较长(3)牵引频度与疗程:一般每日牵引1-2次也有每日3次者10-20天为一疗程可持续数个疗程直至症状基本消除(4)如坐位牵引疗效不著或患者症状较重或体弱不耐久坐时可采用仰卧位牵引用枕垫保持适当姿位牵引重量一般为2-
  以上是对“过伸性颈椎脊髓损伤的影像学特征与临床意义”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