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治疗过的后遗症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小儿比较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以后脱位多见,出生时即存在,女多于男,约6:1,左侧比右侧多一倍,双侧者较少.主要由于髋臼,股骨头,关节囊,韧带和附近肌肉先天性发育不良或异常,导致关节松弛,半脱位或脱位,此外,胎儿在子宫内位置不正常,髋关节过度屈曲,也易致本病,另外遗传因素也较明显.
  发病原因迄今仍不十分清楚.经研究已注意到遗传因素;髋臼发育不良及关节韧带松弛;以及胎儿在子宫内胎位异常,承受不正常的机械性压力,影响髋关节的发育等引起先天性髋关节脱位.1岁以内,使用带蹬吊带法.生后8-9周,发现髋关节有半脱位或脱位,可使用带蹬吊带6-9个月.仅限制髋关节的伸展活动,其他活动均不受限.除个别髋关节内有阻碍复位因素外,绝大多数患儿都可达到复位治疗,亦不会发生股骨头无菌坏死.也有用连衣袜套法及外展为襁褓支具法,维持4个月以上.
  强调早期治疗,婴幼儿期治疗最佳,年龄越大效果越差,一般认为2-3岁后治疗,即使非常成功,致35岁后将发生髋关节痛,因此强调新生儿普查,及时诊治获得痊愈.

整复方法:全麻下,患儿仰卧位,患侧髋,膝关节各屈曲90°,沿大腿长轴方向牵引,同时压迫大转子部位,使股骨头纳入髋臼内.达到整复后,由于蛙式石膏容易影响股骨头发育及产生缺血性改变,故目前国内,外小儿外科已不用蛙式石膏而改为“人字位石膏”,即髋关节仅外展80°左右,膝关节微屈,上石膏后允许患儿带石膏踩地活动.
   4岁以上:此时脱位程度加重,骨与软组织的继发改变也较严重,手法整复难以成功,应采用手术治疗.行沙尔特骨盆截骨术.股骨颈前倾角大于45°者应加作股骨旋转截骨术. 成人可考虑作查理骨盆内移截骨术.如果一侧髋关节脱位程度较高,经牵引未能下移,伴严重疼痛,且影响生活者,可行股骨转子下截骨术来改变负重力线,改善症状.1.鉴于患者年龄比较大目前采用手术方式比较好2.费用在三甲医院一般在1~2万之间,具体要根据手术的方式和畸形的程度决定

小儿先天性髋脱位治疗越早越好!先髋脱位常见,并且多发于女孩,多表现为患儿一侧跛行,走路迟等,及时发现应当及时治疗,一般2周岁以内的都可以通过保守治疗,常用的方法如背带,支架和蛙式石膏,根据我个人的经验认为蛙式石膏的效果比外固定活动支架效果好的多得多,因为治疗先髋主要是复位后固定,这种固定要求非常的牢靠,避免活动,所以外固定支架容易松动,效果不好。另外就是固定后一般要求1个月复查一次骨盆X片,这样就能及时发现有没有再次脱位的发生,然后再根据情况治疗。要求固定半年以上的。复位固定有效,半年后基本就可以康复,很少有后遗症的。
  以上是对“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治疗过的后遗症”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