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的若干问题

伤寒(typhoid fever)是由伤寒杆菌污染了水或食物而进入人体消化道、淋巴结和血液、肝、脾脏而发生的经消化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长程发热、全身中毒症状、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玫瑰疹及白细胞减少等主要并发症为肠出血、肠穿孔 [临床表现]
   潜伏期3~60天平均1~2周
   病初只觉疲倦、头痛几天后体温上升脉搏迟缓同时伴有神志淡漠、听力减退胸腹部和背部可出现少数红疹脾脏也会肿大严重者还可出现肠出血、肠穿孔和肺炎等并发症如能及时医治3、4周内便可以逐渐康复  〃一)典型伤寒 典型患者临床表现可分为4期:
   1.初期 相当于病程第1周病多缓起体温呈阶梯状上升于5~7日达39.5℃或以上伴有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咳嗽等部分患者出现便秘或腹泻
   2.极期 相当于病程第2~3周其主要表现如下:  〃1)高热 体温转为稽留高热一般持续约半个月但免疫功能低下者可长达1~2月近年来由于早期不规律使用抗生素或激素使得弛张热及不规则热型增多  〃2)神经系统中毒症状 患者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耳鸣、听力减退重者可有谵妄、抓空、昏迷合并虚性脑膜炎时可出现脑膜刺激症  〃3)皮疹 约半数患者在病程第

伤寒(typhoidfever)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持续菌血症,网状内皮系统受累,回肠远端微小脓肿及溃疡形成为基本病理特征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持续高热,腹部不适,肝脾肿大白细胞低下,部分病人有玫瑰疹和相对缓脉.本病又称为肠热病(entericfever)但本病的临床表现主要系病原经血播散至全身全器官,而并非肠道局部病变所引起.由副伤寒杆菌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副伤寒的临床表现与伤寒相似,但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病死率较低.副伤寒丙尚可表现为急性胃肠炎或脓毒血症.副伤寒的潜伏期较伤寒短,一般为8~10天,有时可短至3~6天.副伤寒甲,乙的症状与伤寒类似,但副伤寒丙的症状较特殊.(一)副伤寒甲,乙起病徐缓,但骤起者不少见,尤以副伤寒乙为多.开始时可先有急性胃肠炎症状如腹痛,呕吐,腹泻等,约2~3天后症状减轻,继而体温升高,伤寒样症状出现.发热常于3~4天内达高峰,波动较大,极少稽留.热程较伤寒短,毒血症状较轻,但肠道症状则较显著.皮疹出现较早,且数量多,直径大.复发与再燃多见,而肠出血,肠穿孔少见.(二)副伤寒丙临床症状复杂,常见有以下三种类型:1.伤寒型症状与副伤寒甲,乙大致相似,

您好!一般儿童高热惊厥是在六个月到6周岁您孩子现在7周岁6周岁以上发生高热惊厥的很少要预防和排除癫痫一般高热惊厥发生在高热并体温上升期在临床主要建议一下治疗:1要保持镇静尽量减少对患儿的刺激不要大呼小唤应让小儿平卧头偏一侧松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口腔唾液及呕吐物返流入气管内以免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2用拇指按压正在抽搐患儿的人中穴(在人中的中部稍偏上)有可能一时止住抽搐但应配合物理降温才能防止再抽搐. 3用冷毛巾湿敷头部或头枕冰袋患儿清醒时也可用温水浴(水温30~40摄氏度)或用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的办法来降低体温达到预防抽搐的目的.在不明病因的情况下自行口服退热药有可能掩盖病情不利于作出正确的诊断而物理降温较为安全可行.如控制体温在39摄氏度以下则绝大多数患儿不会再抽搐. 4预防感冒发热等.5要防止小儿抽搐时碰伤坠床咬伤舌头家长要随时在患儿身旁照看;必要时可在口腔内上下牙齿间放一不易咬断的硬物以防再次抽搐时咬伤舌头.6及时送我们医院作进一步诊治.尤其是一次高热抽搐超过15分钟更应送我们医院吸氧和治疗以防止或减少脑细胞的损伤.7抽搐1周以后可做脑电图检查(排除癫痫)如脑电图不正常应在医
  以上是对“关于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的若干问题”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