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前驱有链球菌感染史或有前驱的胃肠道、呼吸道感染表现。按其发病机理分为3型:Ⅰ型为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型,这类患者在血液中可直接找到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电镜下可见肾小球基膜内侧呈线状沉积物;Ⅱ型为免疫复合物型,电镜下可见肾小球基膜外有免疫复合体呈团块状沉积; Ⅲ型肾小球无免疫复合物沉积或呈不规则的局灶性沉积。
(2)继发于其他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特别是Ⅱ型)、膜性肾病、IgA肾病。
(3)伴发于感染性疾病: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急性或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内脏化脓性病灶引起的慢性败血症及肾小球肾炎。
(4)伴发多系统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肺出血肾炎综合征,过敏性紫癜,弥漫性血管炎如坏死性肉芽肿,过敏性血管炎及其他类型,混合性凝球蛋白血症等。
为肾缺血及肾中毒,引起肾前性氮质血症的各种因素持续作用使肾缺血、缺氧;各种肾毒性物质如药物、细菌的内毒素、重金属毒物及生物毒等作用于肾脏均可致病。此外误型输血及药物可引起急性血管内溶血,挤压伤、烧伤及严重肌病,可因血红蛋白及肌红蛋白堵塞肾小管,而发生急性肾小管坏死和急性肾衰。急性肾衰发病机理仍不明,急性肾小管损伤学说不能圆满解释,近年来认为,血管收缩活性物质释放紊乱引起的肾内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细胞的钙内流和氧自由基在急性肾衰发病机理中均起重要作用。
肾脏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的病理状态。按其发作之急缓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肾功能衰竭系因多种疾病致使两肾在短时间内丧失排泄功能,简称急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是由各种病因所致的慢性肾病发展至晚期而出现的一组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证。根据肾功能损害的程度将慢性肾功能衰竭分为4期:①肾贮备功能下降,患者无症状。②肾功能不全代偿期。③肾功能失代偿期(氮质血症期),患者有乏力,食欲不振和贫血。④尿毒症阶段,有尿毒症症状。
以上是对“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原因及发病机理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