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便血,生活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大便出血是人体消化道出血的表现之一,它可涉及全身各器官系统,可能是来自消化道的疾病,也可能是全身性疾病在消化道的表现。忽视便血最直接后果是使许多疾病失去最佳治疗时机。引起便血的疾病有:
   1、痔疮-便血发生在排便过程中或便后,血色鲜红,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可多可少。
   2、肛裂-引起的便血在临床也是较常见的,血色鲜红,滴出或手纸擦血,便后有肛门剧烈疼痛。
   3、结直肠癌-引起的便血与痔疮出血最为相似。便血呈鲜红色,成滴状附于大便表面。晚期伴有肛门直肠下坠和全身消瘦,大便次数增加,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
   4、直肠、结肠息肉-引起的便血,血色鲜红、无痛、血与大便不混合,一些患者在大便的表面带沟槽。
  具体的需要到医院做个电子肛肠镜的检查,明确病因是关键。

肛裂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排便的问题造成的,也就是便秘,肛裂是肛管粘膜全层裂开,并形成急慢性溃疡所致。检查肛裂的方法是很简单的,只要用手轻轻分开病人的肛门,就能在肛管后正中线处发现有典型裂口。尤其是气候干燥,且饮水减少,吃的新鲜蔬菜、水果也不足,往往导致便秘或粪便干结,坚硬的粪块便可划破肛门而发生肛裂。大部分患者因肛裂产生的长期性疼痛对预后缺乏正确认识而担忧,因此,应向患者介绍肛裂的形成原因,治疗方法,并耐心细致地给予解释和鼓励,以消除其顾虑,增强其信心,从而帮助其积极与医护人员配合。

肛裂病人应养成晨起定时排便的习惯,因为早晨起床后的直立反射和胃结肠反射,可促进排便。另外,晨起参加多种体育活动如做操、跑步、打太极拳、练气功等,可防止便秘,预防肛裂。便后用温水熏洗坐浴或用祛毒汤、止痛如神汤熏洗,使肛裂创面保持清洁,这是防治肛裂的重要措施。熏洗时要把肛门浸入药液中,才能洗净肛门污物,使药物进入肛管,起到消炎、止痛,促进裂口愈合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排便疼痛、出血、便秘,除急性发作需就医外,大多以家庭护理为主,那么,我们如何做好自我调理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以上是对“经常便血,生活中应该注意些什么”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