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和2型的糖尿病有什么不同?都是怎么回事?

您好,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常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其治疗主要是控制饮食,坚持适量运动锻炼,合理用药。其中高碳水化合物量,降低脂肪比例,控制蛋白质摄入的饮食结构,对改善血糖耐量有较好的效果。饮食是最关键的,要把握以下原则: 1、避免肥胖,维持理想且合适的体重。  2、定时定量,每餐饮食按照计划份量进食,不可任意增减。 3、少吃油煎、炸、油酥及猪皮、鸡皮、鸭皮等含油脂高的食物。 4、烹调多采用清蒸、水煮、凉拌、涮、烤、烧、炖、卤等方式。不可太咸,食盐摄入量6克以下为宜 5、饮食不可太咸,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例如腰花、肝、肾等动物内脏类食物。 6、烹调宜用植物性油脂。 7、配合长期性且适当的运动、药物、饮食的控制。 8、经常选用含纤维质高的食物,如未加工的蔬果等。 9、含淀粉质高的食物及中西式点心均应按计划的份量食用,不可随意吃,以免过量吸取。 10、少吃精制糖类的食物,如炼乳、蜜饯。 祝您早日康复!

病情分析: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即Ⅰ型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即Ⅱ型糖尿病)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一、主要条件 血浆胰岛素 明显减少 轻度减少,正常或偏高 胰岛素释放试验 反应低下或无反应 呈延迟反应 抗胰岛素现象 偶见,与抗体有关 经常,与胰岛素受体或受体后缺陷有关 二、次要条件 发病年龄 多<30岁 多>40岁 病情 急,重 慢,轻 体重 多消瘦 多肥胖 发病率 约0.2% 约2.0% 酮症 常见 罕见 合并症 以感染和代谢紊乱为主 以慢性合并症为主 血抗胰岛细胞抗体 多阳性 多阴性 口服降血糖药 经常无效 多有效 胰岛素治疗 均需要 仅约25%病人需要一般来说,95%以上是二型糖尿病
  意见建议:.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因胰岛素分泌缺乏,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补充以维持生命。 发现时一般以急症为主,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终生依赖胰岛素。2型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其胰岛素的分泌量并不低,甚至还偏高,临床表现为机体对胰岛素不够敏感,即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 一般三多一少症状比较明显。可以饮食治疗联合药

病情分析: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之间的区别最主要的就是酮症和胰岛功能,其次是有无胰岛自身免疫的证据。1.1型糖尿病分为2大类,3型: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1A型)和非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特发性1型糖尿病,1B型)。1A型又分为速发型(经典1型糖尿病)和缓发型(LADA)。
   2.因此1型糖尿病除了LADA以外,特点都是酮症起病,病程在3个月以内,以后必须要用胰岛素维持治疗,胰岛功
   能很差。如果不是酮症起病,即可排除经典1型糖尿病和特发性1型糖尿病。
   3.但是2型糖尿病有时也可以以酮症起病,但是一般有诱因或者病程较长或者有并发症,酮症好转后不需用胰岛素治疗。
   4.但是在临床特征类似2型糖尿病的患者如果BMI较低,胰岛功能较差,要考虑有LADA的可能,可以行GAD-Ab和ICA检测,如果阳性则诊为1型糖尿病中的缓发型,即LADA。
   5.在酮症起病的患者确诊为1型糖尿病后,还需要行胰岛自身抗体检测,如果阳性为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如果阴性则为特发性1型糖尿病。
  意见建议:谢谢!祝您健康,如果有不适,可以去正规医院检查!
  以上是对“1型和2型的糖尿病有什么不同?都是怎么回事?”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