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出血和胃癌有什么关系?

三餐不定、压力过大、喜食烟熏、吃得太烫可致癌伤胃指数:★★★★★
   有调查显示,经常三餐不定时者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1.3倍,生气进食为1.5倍,喜食烫食为4.22倍。如果上述因素协同作用,则患胃癌的相对危险性更高。张晔说,胃是一个习惯遵守"时间表"的器官,胃液的分泌在一天中存在生理性的高峰和低谷,以便于及时消化食物。胃酸和胃蛋白酶如果没有食物中和,就会消化胃黏膜本身,对胃黏膜造成损害。饥一顿,饱一顿,经常不吃早餐,有时又暴饮暴食,加之开夜车、生活无规律,让胃癌发病有了"良好"的土壤。
  腌肉、熏鱼等加工肉类制品中含有大量亚硝酸盐,极易形成亚硝酰胺,在胃中直接诱发肿瘤,这也是沿海地区胃癌高发,及日本人胃癌发病率高的原因。瑞典科学家发现,每天摄入加工肉类制品的量每增加30克,患胃癌的几率就提高15%—38%。
   此外,人体的消化道黏膜非常娇嫩,只能耐受50—60℃的食物,超过这个温度,黏膜就会被烫伤。像刚沏好的茶水,温度可达80—90℃,很容易烫伤消化道。如果经常吃过烫的食物,黏膜损伤尚未修复又受到烫伤,反复地烫伤、修复,会引起黏膜质的变化,进一步

胃癌的早期症状:
   (1)上腹部不适及饱胀 常有一种腹部烧灼、嘈杂及饱胀感,饭后尤其明显,并且随着病情发展,症状日益加重。这些症状要与消化不良和慢性胃炎相区别。消化不良常有饮食不慎,暴饮暴食的历史,而慢性胃炎往往有反复发作的病史。
   (2)食欲减退 早期胃癌往往是突然性地表现为食欲不振和厌油腻。这要与肝炎相区别。肝炎常有转氨酶升高以及发烧乏力、尿黄呈浓茶色、黄疸等全身症状。
   (3)上腹部隐痛 早期胃癌的疼痛无定时,或表现为持续隐痛,而不像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那样有较明显的饭后痛或饭前痛的特点。若病人原来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其疼痛的规律性可以突然改变,且原治疗溃疡病有效的药物突然变得无效或效果明显降低。
   (4)胃癌的早期症状也可出现食后饱胀感并伴有轻度恶心。贲门部肿瘤开始可出现进食不顺 ,逐步发展为吞咽困难和食物反流。胃窦癌进一步发展可因幽门梗阻而出现呕吐。
   多年来的研究表明,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治疗,这也是目前针对胃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不过,手术会让病人身体虚弱,建议在手术前后让病人服用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的抗癌中药

(1)体重减轻:以往胃病发作,对食欲、体力、体重无多大影响,而现在却出现食欲不振,乏力和明显体重减轻等。厌食感,以厌食肉类尤其是肥肉为甚,约有50%的病人存在原来爱吃肥肉而今突然厌恶的现象。由于进食少并厌食,病人可在短期内很快消瘦下去。因此,短期内体重下降、消瘦是早期胃癌的典型特点。
   (2)上腹部饱胀感,这种感觉于进食时更加明显,通常进少量食物即有饱胀感,病人不再多想进食,且常伴有暖气和恶心。由于位置多在剑突下或偏右的地方,因此有时会被误诊为胆囊疾病。如果出现这种症状,应及时辨别胆囊疾病和早期胃癌。
   (3)疼痛规律改变:腹部疼痛失去原来胃病发作的规律性,明显不同于往常。心窝部空心痛,这种痛不严重,可忍受,与进食没有关系,安静休息时容易表现出来。
   (4)疼痛加剧:胃痛发作时,以往进食或服药后可缓解,而近来虽进食或服药,仍无济于事,甚至加重。
   (5)胃手术:胃手术后5年以上 ,有消化不良、消瘦、贫血和胃出血症状等;出现不明原因的上腹胀闷、不适、乏力、消瘦等。
   (6)便血或呕血:出现持续性便血或呕血,这是因为病变破坏了小
  以上是对“胃出血和胃癌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