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隐窝脓栓

扁桃体可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故具有抗细菌抗病毒的防御功能.咽部是饮食和呼吸气的必经之路,经常接触较易隐藏病菌和异物.咽部丰富的淋巴组织和扁桃体执行着机体这一特殊区域的防御保护任务.
  不过此处也易遭受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和肺炎球菌等到病菌和侵袭而发炎.这些细菌通常就存在于人的咽部和扁桃体隐窝内.正常情况下,由于扁桃体表面上皮完整和粘液腺不断分泌,可将细菌随同脱落的上皮细胞从隐窝口排出,因此保持着机体的健康.当机体因过度疲劳,受凉等原因而使抵抗力下降,上皮防御机能减弱,腺体分泌机能降低时,扁桃体就会遭受细菌感染而发炎.若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并对全身产生不利影响时,可以考虑将扁桃体用手术摘除.
   扁桃体炎是指扁桃体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急性扁桃体炎采用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红素和其他对症治疗,大约7~10天可痊愈.慢性扁桃体炎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因隐窝引流不畅,而致扁桃体隐窝及其实质发生慢性炎症病变;也可发生于某些急性传染病之后.原发性扁桃体炎是由于异物刺激及由溶血性链球菌或葡萄球菌等病原菌侵入所致;继发性扁桃体炎常发于口炎,咽炎,鼻炎,慢性呕吐等.

扁桃体炎:扁桃体炎的危害大,不要耽误,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发病后应及时治疗,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若久病不愈,往往会引起以下危害:
   一、炎症可向周围扩散,最常见的是扁桃体周围脓肿;向上可引起急性中耳炎、鼻炎、鼻窦炎;向下引起急性喉炎、支气管炎、肺炎等。
   二、扁桃体炎的危害还不止这些,它一旦成为病灶,细菌就会在这里繁殖,并产生毒素,随血液进入人体,使人体发生免疫反应,可以进一步导致不少重要脏器得病,如急性肾炎、风湿病等,这些并发症的危害远远超过扁桃体炎本身的危害。
   1、药物治疗:有些不愿意到医院或对医院恐惧的患者,为了节省时间,喜欢到药店买一些药物进行自我治疗。常见药物有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抗生素。抗生素治疗急性扁桃体炎见效快,可很快控制急性期的症状,但容易反复,而反复使用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并会损害肝肾功能,降低免疫力,破坏人体正常菌群。
   2、传统手术切除:传统的手术治疗就是将扁桃体完整切除,但是,从免疫的观点来看,由于其对身体的免疫作用,不应随便将扁桃体摘除。因为切除后可能会影响局部的免疫反应,降低身体抗感染的能力。并且手术切除扁桃体

扁桃体在人的口腔深处、舌腭弓和咽腭弓之间的咽峡侧壁,俗称扁桃腺,此物在童年时发达,成年后逐渐萎缩。由于扁桃体地处咽喉要冲,与外界关系密切,而扁桃体内的温度、湿度又很适合细菌繁殖,因此当身体抵抗力降低时很容易为病菌袭扰而发炎。
  摘除扁桃体有利也有弊:
  扁桃体是咽部最大的淋巴组织。在儿童时期,它是个活跃的免疫器官,含有各个发育阶段的淋巴细胞,如T细胞、B细胞、吞噬细胞等。所以它既具有体液免疫作用,产生各种免疫球蛋白,也有一定的细胞免疫作用。扁桃体产生的免疫球蛋白IgA免疫力很强,可抑制细菌对呼吸道黏膜的粘附,并可抑制细菌的生长和扩散,对病毒也有中和与抑制作用。IgA还可通过补体的活化,增强吞噬细胞的功能。这些在两岁至五岁时表现最为活跃。
  从免疫的观点来看,由于其对身体的免疫作用,不应随便将扁桃体摘除。儿童扁桃体肥大是正常生理现象,如果肥大但未影响呼吸和吞咽,没有产生较重的临床表现,不应摘除。因为切除后可能会影响局部的免疫反应,降低身体抗感染的能力。如果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妨碍呼吸和吞咽,引起风湿及肾炎等疾病时,应及时切除。一般儿童扁桃体
  以上是对“扁桃体隐窝脓栓”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