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发性大动脉炎痊愈的吗?

多发性大动脉炎为主动脉及其分支慢性、进行性、闭塞性炎症蹭。根据动脉受累部位不同可分为不同的临床类型,其中以升主动脉及其分支受累引起的上肢无脉症最多见,其次为降主动脉、腹主动脉受累的下肢无脉症和肾动脉受累引起的肾血管性高血压,偶见肺动脉受累。1.病因:目前尚未明确,与免疫复合物沉着有关,多数可能与结核、先天血管异常或外伤有联系。2.临床表现:多见于女性,常于20~30岁起玻病初常伴发热、盗汗、乏力和关节痛等全身症状,随后出现大动脉分支管腔狭窄或闭塞表现。蹭累及锁骨下动脉、腹主动脉或髂动脉时,出现患肢无力、麻木、寒冷、沉重感、活动后间歇性肢体疼痛;累及颈总动脉或无名动脉时,可有脑缺血症状,如头痛、眩晕、记忆力减退甚至晕厥;累及肾动脉时可出现持续严重而顽固的高血压。查体示患肢血压降低,脉搏减弱或消失,蹭部位可闻局限性血管杂音甚至触及震颤。3.诊断:根据病史及体征诊断本病,确诊需行血管造影检查。注意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闭塞性动脉硬化等鉴别。4.治疗与护理①活动期、有脑部缺血症状及严重高血压者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饮食富于营养,易消化、无刺激性,同时积极鼓励戒烟。②药物治疗包括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及

1.非手术治疗由于动脉栓塞的病人常伴有严重的心血管疾患,因此,即使要施行急症取栓术的病人,亦应重视手术前后非手术治疗处理,以利改善全身情况,减少手术危险性,提高手术疗效。针对动脉栓塞的非手术疗法适用于:①小动脉栓塞,如下肢胫腓干远端动脉栓塞;上肢肱动脉远端的动脉栓塞。②全身情况严重,不能耐受手术者。③肢体己出现明显的坏死征象,手术已不能挽救肢体。常用药物有:纤溶、抗凝及扩血管药物。目前仍以尿激酶最为常用.可经静脉内注射、栓塞动脉近端穿刺注射以及经动脉内导管利用输液泵持续给药等三种方法。如能在发病后3天内开始治疗,可望取得良好效果。抗凝治疗可以防止继发血栓蔓延,初以全身肝素化3-5天,然后用香豆素类衍化物维持3-6个月。使用纤溶或抗凝药物治疗期间.必需严密观察病人的凝血功能,及时调整用药剂量或中止治疗,防止重要脏器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2.手术疗法手术方法主要是取栓术。凡是动脉栓塞的病人,除非肢体已发生坏疽,或有良好的侧支建立可以维持肢体的存活,如果病人全身情况允许,应及时作手术取栓。取栓术有两种主要方法:①切开动脉直接取栓;②利用Fogarty球囊导管取栓;导管取栓不仅简化操作,缩短手术

中医认为本病由于血瘀阻络所致,故采用活血通络为主要原则。根据所致瘀血的原因不同,治以不同方药。1、中成药:根据药品说明,可选择:①紫雪丹:每次3g,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发热者。②龙胆泻肝丸:每次6-9g,每日3次,口服。③犀黄丸:每次6g,每日3次,口服。1、中药方剂①活血通络,兼清热解毒:有四肢酸胀,关节酸痛,头晕,头痛,舌红,苔黄,脉洪数者,选用:银花20g,连翘20g,丹参15g,红花6g,当归、秦艽、防风各10g。每日1剂,水煎服。②活血通络,兼滋阴清热:有肢体酸痛,关节痛,低热,午后潮热,自汗,口渴,咽干,烦躁,头晕,舌质红,苔薄黄,脉微细或无脉者,选用养阴活血汤加减:生地、元参、石斛,赤芍各309,鸡血藤25g,当归、青蒿、丹皮各12g,牛膝18g,川芎、黄芩各10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③活血通络,兼温阳散寒:有手足发冷,神疲乏力,畏寒,面浮肿,头晕,气短,膝腰酸软,劳动后其症加重,舌质淡,苔弊,脉沉细或微或伏脉者,选用阳和汤加减:肉桂、炒白芥子、川芎各9g,熟地25g,鹿角胶、鸡血藤各20g,麻黄6g,当归15g,姜炭5g。每日1剂,水煎服。
  以上是对“有多发性大动脉炎痊愈的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