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怎么治疗?

前列腺炎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在泌尿外科男性患者50岁以下中占首位。1995年NIH制定了一种新的前列腺炎分类方法,I型:相当于传统分类方法中的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Ⅱ型:相当于传统分类方法中的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Ⅲ型: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Ⅳ型:无症状性前列腺炎。其中非细菌性前列腺炎远较细菌性前列腺炎多见。只有少数患者有急性病史,多表现为慢性、复发性经过。I型及Ⅱ型前列腺炎主要致病因素为病原体感染,病原体随尿液侵入前列腺,导致感染。病理解剖证实前列腺炎病变一般局限于外周带,此处腺管与尿流垂直线逆向开口于后尿道,易致尿液反流,而中央带及移行带腺管走向与尿流方向一致,不易发生感染。Ⅲ型发病机制未明,病因学十分复杂,存在广泛争议。多数学者认为其主要病因可能是病原体感染,排尿功能障碍,精神心理因素,神经内分泌因素,免疫反应异常,氧化应激学说,下尿路上皮功能障碍等。IV型缺少相关发病机制的研究,可能与Ⅲ型的部分病因与发病机制相同。最近研究还发现尿液的尿酸盐不仅对前列腺有刺激作用,还可沉淀成结石,堵塞腺管,作为细菌的庇护场所。这些发现可以阐明前列腺炎综合征其实是多种疾病的共同表现,而且临

提出的双氢睾酮学说曾受到广泛重视。研究认为双氢睾酮在增生的前列腺组织中比正常前列腺组织高3~4倍。而且5α还原酶活性明显增高,哺乳动物中只有人和犬类能终生保持将睾酮转变为双氢睾酮的能力,而恰恰只有人和犬类才发生前列腺增生。同时若长期给犬睾酮可诱发前列腺增生,提示睾酮在前列腺增生中起一定作用。
   近年来大量基础研究显示前列腺增生可能是前列腺间质与上皮的相互作用所致,即上皮与间质通过各种细胞因子的相互调控,促使上皮与间质增生。表皮生长因子、角化生长因子、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都能促进增生,通过自分泌、旁分泌等途径作用于上皮细胞使其增生而凋亡减少。转化生长因子则可刺激间质增生, 但对于上皮细胞则是生长抑制因子。睾酮与生长因子在间质与上皮细胞间相互作用,睾酮刺激或抑制生长因子产生,生长因子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作用自生细胞和其他细胞,一氧化氮自神经细胞上皮及吞噬细胞使平滑肌细胞收缩。目前已知3种前列腺上皮细胞(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细胞和基底细胞)5种间质细胞、平滑肌、纤维母细胞、淋巴细胞、内皮细胞和神经细胞参与相互作用。信息传递是通过各种生长因子和通过3种细胞(神经、淋巴和内皮细胞)产

1、一般治疗:应卧床休息 3-4 天,大量饮水,禁忌饮酒和食用刺激性食物。可行热水坐浴或会阴部热敷,并保持大便通畅。禁忌性生活。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研究2、抗生素治疗:当病人全身症状明显,体温较高,血中白细胞明显升高时,应通过静脉给药,使用1周后改用口服药直到1个月;当病人全身症状不重,体温及血象正常时,可口服给药,一般疗程为1个月。应选用能够弥散进入前列腺内且快速有效的抗感染药物,迅速控制症状,以防转为慢性前列腺炎。
   3、对症治疗:如发生高热,应对症给予退热药,如消炎痛栓、阿司匹林等。如膀胱刺激症状明显,可选用:普鲁本辛 15-30mg 口服,每日 3 次;哌唑嗪 2mg ,口服,每日 2 次。如发生排尿困难或尿潴留,应行暂时性耻骨上膀胱穿刺造口以引流尿液,或采用细软的硅胶导尿管留置导尿。
   4、手术治疗:如果急性前列腺炎已形成前列腺脓肿,则应经直肠或经会阴部行切开引流术。如果脓肿局限于前列腺内,可用尿道镜行前列腺穿刺排脓术,然后注入广谱抗生素。
  以上是对“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怎么治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