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和结肠癌同时手术后的饮食

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胃和食道癌是大肠癌的最常见部分,绝大多数基因病人在40岁以上30岁以下者约占15%男性较多见男女之比为2-3:1 ,直肠癌是一种生活方式病.目前,它已在癌症排行榜中跃居第二位了,所以饮食和生活方式,是癌症的祸根.由于成因和症状的相似,直肠癌通常和结肠癌被一同提及.
  如果是直肠癌早期采取根治性手术是可以达到治愈目的的.
  根治性手术 手术方式根据癌肿在直肠的位置而定.直肠壁内有粘膜下淋巴丛和肌间淋巴丛两个系统,癌细胞在肠壁内淋巴系统的转移不多见.一旦癌细胞穿透肠壁,就向肠壁外淋巴系统扩散.一般首先累及癌肿同一水平或稍高处的肠旁淋巴结,然后向上逐渐累及与痔上动脉伴行的中间淋巴结群,终至肠系膜下动脉旁淋巴结群.上述向上方的淋巴转移是直肠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如癌肿位于直肠下段,癌细胞也可以横向沿肛提肌和盆壁筋膜面的淋巴管侵及闭孔淋巴结,或沿痔中动脉流至髂内淋巴结.有时癌细胞也可以向下穿过肛提肌,沿痔下动脉引流至坐骨直肠窝内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由于直肠上段癌的淋巴转移方向几乎均向上,手术切除癌肿邻近和在此平面以上的淋巴组织,即可达

早期采用根治性手术
  (1)经腹会阴联合切除(Miles手术) 适用于距肛缘不足7cm的直肠下段癌,切除范围包括乙状结肠及其系膜、直肠、肛管、肛提肌、坐骨直肠窝内组织和肛门周围皮肤、血管在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或结肠左动脉分出处下方结扎切断,清扫相应的动脉旁淋巴结。腹部作永久性结肠造口(人工肛门)。此手术切除彻底,治愈率高。
  (2)经腹低位切除和腹膜外一期吻合术 也称直肠癌前侧切除术(Dixon手术),适用距肛缘12cm以上的直肠上段癌,在腹腔内切除乙状结肠和直肠大部,游离腹膜反折部下方的直肠,在腹膜外吻合乙状结肠和直肠切端。此手术的损伤性小,且能保留原有肛门,较为理想。若癌肿体积较大,并已浸润周围组织,则不宜采用。
  (3)保留肛括约肌的直肠癌切除术 适用于距肛缘7~11cm的早期直肠癌。如癌肿较大,分化程度差,或向上的主要淋巴管已被癌细胞梗塞而有横向淋巴管转移时,这一手术方式切除不彻底,仍以经腹会阴联合切除为好。现用的保留肛括约肌直肠癌切除术有借吻合器进行吻合,经腹低位切除-经肛门外翻吻合,经腹游离-经肛门拖出切除吻合,以及经腹经骶切除等方式,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全部恶性肿瘤的9%,居第四位.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发生率高,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提高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疗效果是改善结直肠癌预后的关键.
  1手术治疗:目前认为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应采取积极的对策,对无肝外远处转移者,能手术切除的,均应首选手术治疗.对同时性的肝转移的手术时机,Cady主张在原发病灶手术后4~6个月,Scheele等认为应在原发病灶手术后3个月内进行.而有的则认为应在1~2月内手术.转移病灶>5 cm 者要尽早手术治疗.手术的原则同原发性肝癌的手术原则.切缘应力争2 cm,至少1 cm.否则易遗留切缘阳性.血管阻断技术,血管重建技术,立体肝灌注技术有利于保障手术治疗的彻底性.据报道根治性切除后5年生存率可达25%~58%(表1). 表1结直肠癌肝转移根治性切除术的疗效目前对复发者主张行再手术治疗.Yamamoto对362例肝转移病灶施行了451次肝切除,第二次手术后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48 3%和30 7%;第三次手术后3年生存率为37 9%.
   2 2化疗:化疗包括全身化疗和经肝脏区域性化疗.
  以上是对“胃癌和结肠癌同时手术后的饮食”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