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视网膜母细胞瘤还可以治疗吗?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起源于视网膜的胚胎性的眼内恶性肿瘤.本病与遗传,染色体畸变,病毒感染有关.患者90%为3岁以内婴儿,少数发生于大龄儿童,偶见成人.无种族及性别差异.多单眼发病,约占70%,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者约为30%.双眼发病者全部及单侧患者中的10—15%多具有遗传性,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外显率不全,故表面正常,带有致病基因的父母不一定发病,但可以有患病的子女.在我国有家族史者占2.5%—3.5%.染色体研究也证明部分患者有染色体的异常,发现13号染色体长臂缺失或基因突变.根据肿瘤的发展过程,临床分为4期,即:眼内期,青光眼期,眼外蔓延期,全身转移期.然而肿瘤的发展与发生部位,瘤细胞的分化程度等有关,临床表现也极不规律.约1—2%的患者,可以自行消退,有的消退后瘤细胞仍有残留,几年后又有复发和转移.1.早期无明显症状,可出现斜视. 2.眼底检查可发现肿瘤结节. 3.瞳孔白色反光或黄色反光(称为猫眼) 4.继发青光眼:肿瘤肿大突入玻璃体内使眼压增高,球结膜充血,瞳孔散大,眼球扩大变硬,患儿眼痛,头痛,啼哭. 5.眼外期:肿瘤向眼外转移. 6.全身转移期:向颅内及远处转移.1.小儿出现

你好, 在婴幼儿眼病中,是性质最严重,危害性最大的一种恶性肿瘤,发生于视网膜核层,具有家族遗传倾向,多发生于5岁以下,可单眼,双眼先后或同时罹患,本病易发生颅内及远处转移,常危及患儿生命,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这个病的治疗目前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但不是说没有希望.保住视力是不可能的,最终都会摘除眼球,能保住性命就是很不错的结果了.这种病大部分患者都是双眼内均有病灶,可能早晚要全部摘除.最重要的就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做完手术后仍难逃一死,您要做心理准备.第二,如果您不希望做手术,那就放疗或者化疗,但这种需要心理准备,孩子本身会剧痛,而且也不会有很大疗效.第三,如果癌症扩散或转移,就会有以下三种情况:一,脑组织受累;肿瘤侵犯鼻咽腔引起吞咽困难和窒息;向远处转移到肝肾和骨骼.这三种情况必致死,且第二种在外观上最惨不忍睹,也最受折磨摧残.这个时候只能用度冷丁缓解疼痛,也具有镇静作用.如果病入膏肓,您必须选择手术,因为成功的机率比其他诊治方法要大,度冷丁会药力减退,而对身体其他器官的残害在累积.目前为止病眼摘除手术是最好的办法.这种疾病的遗传率约有10%~

确切病因不明。6%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94%为散发病例。其中25%为遗传突变,余为体细胞突变。亦有人认为与病毒感染因素有关。遗传学类型及Rb基因的定位:90%的视网膜母细胞瘤(包括单眼和双眼病例)表现为散发发病,10%的病例为家族性发病。视网膜母细胞瘤可分为遗传遗传型和非遗传型2大类,其发生有3种情况:①约40%的病例属于遗传型,是由患病或基因携带者父母遗传所致,或正常父母生殖细胞突变所致,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这类患者发病早,约85%为双眼发病,有多个病灶,易发生第2恶性肿瘤。约15%为单眼发病,其原因可能是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外显不全。一般公认本病外显率为90%左右。临床上将双眼视网膜母细胞瘤、有家族史的单眼视网膜母细胞瘤或多病灶的单眼视网膜母细胞瘤归入遗传型。②约60%的病例属于非遗传型,其发病系患者视网膜母细胞发生突变所致,不遗传,发病较迟,多为单眼发病,单个病灶,不易发生第2恶性肿瘤。③少数遗传型病例(约5%)有体细胞染色体畸变。主要表现为周围血淋巴细胞中存在13号染色体长臂中间缺失。不同的病例缺失节段长短不同,但均累及13号染色体长臂1区4带(13q14),经高分辨染色体显带确
  以上是对“先天视网膜母细胞瘤还可以治疗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