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软疣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2019-10-26 15:41:54

传染性软疣的在医院的诊断确诊,还是比较容易的。要在有不洁净性生活之后,或者与感染者有过肌肤接触,或者间接的肌肤接触后,感觉不适,或者为了确保是否感染的情况下,应及时就医检查。

根据本病的临床上有蜡样光泽的圆形或半球形丘疹,中央脐凹状,可挤出干酪样物与组织病理具有特征样,易于诊断,生殖器部位损害有性活跃年青者,应检查有地性病,较大皮损应与基底细胞癌,角化棘皮瘤鉴别。

潜伏期2~3周,初起为帽针头至绿豆大小的半球状丘疹,表面呈蜡样光泽,中央脐窝状,为正常肤色,渐增大至豌豆大,挤之可排出白色乳酪状软疣小体, 儿童多见于颜面,躯干四肢,成人全身各处均可发生,由性传播者见于外阴,臀部,小腹及大腿内侧,也可出现于唇舌、颊黏膜、眼结膜等处,数目多少不等,散在分布,相互不融合,自觉瘙痒。

传染性软疣属于慢性病程,有自限性,持续数月可自退,多见于儿童及青年人,潜伏期为14天~6个月,初起为米粒大半球形丘疹,以后逐渐增至豌豆大,中心微凹或呈脐窝,表 面有蜡样光泽,早期质地坚韧,后逐渐变软,呈灰白色或珍珠色,可挤出白色乳酪样物质,称为软疣小体,损害数目不等,由数个至数十个,陆续出现,或少数散在,或数个簇集,互不融合,体表各部位皆可发生,好发于躯干,四肢,肩胛,阴囊和肛门等处,也可发生于唇,舌,颊黏膜及结膜,皮疹部位因接触方式不同而异,一般无自觉症状,极少数病人其损害异常巨大称为巨型软疣,有的可角化而像小的皮角,称为角化性软疣,皮损偶然可自然消失,愈后不留瘢痕。

中医病机:俗称水瘊子,中医的“鼠乳”与本病相类似,《诸病源候论》鼠乳候记述“鼠乳者,身而忽生肉,如鼠乳之状,谓之鼠乳也”,中医认为此系气血失和,腠理不密,复感外邪,凝聚肌肤而致。

本病临床及组织学均非常特殊,一般诊断不难。因此积极就医,主动检查,一般不会对生活造成困扰。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