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形鞭毛虫病常识介绍

2019-10-27 00:39:54

梨形鞭毛虫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尤其携带包囊者,往往一人带包囊全家感染。包囊是传播的主要环节,人因吞食被包囊污染的水和食物而感染。包囊在外界抵抗力较强,从冷冻蚀刻复形法的透射电镜观察,将包囊壁劈开,显示囊壁内千余层板状膜结构所组成,表明包囊在外界具有很强的自身保护作用。

包囊在潮湿的粪便里能存活3周,在水里能存活5周,在经氯化消毒后的水里也可活2~3天,但在50℃或干燥环境中很容易死亡。包囊在苍蝇消化道可活24小时,在蟑螂消化道内经12天仍有活力。由于粪便中包囊的数量大,在外界环境中抵抗力强,感染方式简单,故本虫流行分布广泛。

梨形鞭毛虫为单细胞原虫、发育过程简单,包括滋养体和包囊两个生活期,拥有滋养体体积:大小约 9.5~21μm×5~15μm,形似中间切开的半个梨子,前端钝圆,尾尖细,背面隆起,腹面扁平,形成吸盘状的形状 ,紧昆吸附在肠粘膜上,内侧有两个胞核,体有4对鞭毛,运动灵活。主要包囊有:椭圆形,大小约8~12μm×7~10μm,成熟包囊含有4个核偏于一端,有厚囊壁。在外界环境中具有很强的保护能力,一般消毒措施不易杀灭。带囊者是主要传染源,一个带囊者,一昼夜可排出包囊9亿之多,通过粪便污染食物和水源,造成传播,各年龄组均可受染,而以儿童低蛋白血症,与其它免疫功能不全者受染机会更多。感染后潜伏期约12~15d,有的不出现症状,有症状者多以腹泻和吸收不良为主要再现,急性期典型症状是暴发性水泻、恶臭便量较多,腹胀、腹痛、肙气、呕吐、粪便中肉眼看不见脓血,但镜检可找到脓细胞,红细胞及滋养体或包囊一般急性期历时3~4d,但也有的病例迁延不愈,持续数月或反复发作,以致吸收障碍,明显消瘦。

所以当患者得了这类的传染病应该及时去医院让医生进行检查和治疗,不要因为不重视而耽误了病情,这类疾病传染源很多,不但会对自己带来很大的伤害,也会对自己家人健康带来危害,所以我们建议大家一定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早日摆脱疾病困扰。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