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是我们人体觉得最舒适的季节。可是这样的季节,不仅能使人觉得舒适,也会让蚊子有越闹越凶的趋势。被蚊虫叮咬后症状也是更加严重,身上的包更大、更红,皮肤更容易红肿,而且还更瘙痒,久久不能消去。说“秋蚊猛于虎”真是一点也不为过。
那为什么秋天的蚊子更毒,更容易传播疾病呢?
蚊子一般每年5月开始出动,至9-10月中下旬达到第二次活动高峰。蚊子怕热也怕冷,天气太炎热时,蚊子的活力反倒会减弱;当气温降到10摄氏度以下时,蚊子就会停止繁殖,不食不动进入冬眠时期。不少人认为夏天才有蚊子,它们在秋季会灭迹。实际上,最适合蚊子生存的温度在摄氏25至30度之间, 初秋和中秋拥有的温暖舒适气候条件才是蚊子的活跃时期。
秋季气温宜人、降水丰沛。而温度、湿度是蚊子生长、繁殖的重要因素,秋季完美地满足了蚊子繁衍后代的条件,这些雌蚊为了在产卵时提供给后代更多的营养,攻击性更强,因而在秋季蚊子咬人更猛,毒性也比夏季强得多。
室内叮人的是雌蚊,它们吸血是为了在产卵时提供给后代更多的营养。秋季多雨,气温宜人,而给蚊子大肆繁殖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因此,秋蚊叮人更狠,吸血更多,蚊子携带的病菌也就更多,因此有了秋蚊比夏蚊更毒的说法。
秋季比较活跃的是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
淡色库蚊是室内常见的蚊子,主要在晚上攻击人,身体呈现淡褐色,可以传播班氏丝虫、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疟疾等多种疾病。淡色库蚊广泛存在于北方地区,在南方地区10-11 月达到第二高峰。
白纹伊蚊就是大家熟悉的“花蚊子”,外表黑白相间,在白天经常出现。它的厉害之处在于咬人准、狠、痒、痛,伊蚊动作迅速,反应快,攻击性强,人体被叮后短时间内就会起大红包,抓挠可致发炎溃烂、 伤处肿大。雌性的蚊子会把卵产在水的附近来繁殖,但不像其他蚊子一样把卵直接产在水中,典型地会把卵产在死水池中,任何敞开盛了水的容器都可以令幼虫生长繁殖。这种“花蚊子”一般活动于植物较多、湿热之地,如草坪、树林,甚至小区内灌木丛中。最大的特点是白天活动吸血,是登革热和黄热病的传播媒介。
对于蚊子,总是防不胜防,即使把家弄得密不透风,可恶的蚊子也会钻空子发出可恶恼人的嗡嗡声,冷不防地手上就出现一大块红肿,又痒又痛。
蚊子是一些流行性传染病的主要传播媒介,秋季蚊子出现第二次高峰,也加大了疾病的传播率,于是在被蚊虫叮咬后要及时处理。被蚊虫叮咬伤后如伤口处理不善容易出现继发性二次感染,如引发由病毒细菌导致的疟疾、黄热病、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病毒性脑炎、丝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等。除了二次感染带来的危害外,其实蚊虫叮咬本身也会带来严重损伤,最突出的是皮肤被蚊叮虫咬之后出现水疱,因为部分蚊虫体内本身含有毒素,毒液会导致皮肤局部发炎红肿而产生水疱。而面对变异或带毒性的蚊虫咬伤,只有解毒了才能彻底治疗。
而罗浮山百草油是唯一具有解毒功效的外用油,其历史悠久,组方成分多,精选“岭南第一山”,“中草药宝库”之称的道教圣地罗浮山上的道地药材炼制!罗浮山百草油组方有79种中药成份,其中金线风、一朵云、七叶一枝花等68种中药可以祛风解毒,消肿止痛;水杨酸甲酯、松节油、桉油等11种植物精油可以消肿止痛止痒,因其组方中含有较多消炎解毒的成分,故能起到更好的解毒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