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问医生>药品资讯> 药品新闻>正文

镇痛新药克利加巴林即将上市,“糖痛”患者有望赶走手脚麻木、虫爬等异痛!

克利加巴林 发布时间:2024-05-16 15:00:57

  生活中,一些老年人突然发现自己手脚麻木,双手双脚好像不是自己的,感觉不到存在一样;有时又觉得脚底像踩棉花一样,轻飘飘的;泡脚的时候感觉不到水温,脚被烫到了也不知道……我们的身体怎么了,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异常的痛感”呢?

  手脚麻木、疼痛,可能与糖尿病有关

  对于没有定期体检的人甚至每年定期体检的人来说,糖尿病都是一个很难被发现的疾病。由于每个人的升糖机制不同,有些患者以空腹血糖升高为主,而有些患者则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这样的情况就导致糖尿病很难被察觉。

  我国最近的一次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国内有51.7%的糖尿病患者没有得到确诊。

  也就是说,超过一半的国人不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

  比如农村的中老年人,他们往往经济条件较差,加之健康意识薄弱,没有什么“定期体检”的概念,平时身体有点轻微的不适也喜欢“拖着”,或者自己吃吃药解决,直到出现了明显的异常,甚至出现了并发症,才会去医院就诊,结果发现这些原来都是糖尿病惹的祸。

  高血糖会引起的神经损伤。这种神经损伤又被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以感觉神经损伤最为常见,多以手脚麻木为首发征兆,同时有多种痛觉异常,比如刺痛、灼痛、钻凿痛,蚁走、虫爬、发热、触电样,或轻微刺激即产生强烈而不适的感觉过敏。

  麻木感一般从手脚部位开始,常常双手双脚一起发生,下肢症状比上肢重,夜间比白天重,麻木感还包括感觉减退,为对冷、热、触、刺等外部刺激不敏感。

  3700万患者等待适应性药物上市

  虽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疼痛令人难以忍受,但更令人痛心的是国内目前并无一款药物获批用于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DPNP)。

  《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22)》指出,我国是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近年来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已高达11.9%,以此推算也就是说我国约有3700万人正在备受DPNP的困扰。

  研究表明:导致患者出现手脚麻木、感觉异痛,主要是人体的痛觉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出现了自发性的感觉异常,无论有没有发生触碰性刺激,神经都会自主地感受到各种异痛并传递到神经递质,引起患者巨大的痛感。

  药物治疗一直是这类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基本治疗手段,其中中枢神经系统(CNS)钙离子通道 α2-δ 亚基调节剂一直被国内外指南/共识列为一线治疗药物。

  为了满足国内临床的用药需求,攻克这一医学难题,国内医药企业海思科医药集团,从2014年起就启动了针对NP治疗的新药研发,经过近10年的研究,其自主研发的第三代中枢神经系统钙离子通道调节剂克利加巴林近期即将上市。

  目前,其在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DPNP)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适应证的上市许可申请已经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受理,预计近期将在国内获批上市,有望成为首个无需滴定的第三代中枢神经系统钙离子通道调节剂,为国内外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DPNP)患者及广大神经病理性疼痛(NP)患者的疾病治疗提供全新的治疗选择。

  其实,国内临床盼“糖痛”治疗药物久矣,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专家表示,“目前在临床上DPNP患者的治疗大多为超适应症用药,这对医患双方而言,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临床亟需具有DPNP适应症且有效的镇痛药物出现,为DPNP患者治疗提供安心有效的新选择,助力医患双方得到保障”。

  未来,希望伴随着克利加巴林镇痛新药的上市,糖尿病患者能够不再受到“异样”疼痛的折磨,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