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医药 美洲大蠊药用价值巨大

2017-06-26

  近年来,中医服务和中药产品在慢性病和新发传染病防治中作用凸显,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证明了中医药的医学科学价值及其对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贡献。世界对中医药服务和产品迅速增长的国际需求,为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传统医药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作为维护健康的重要手段,中医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成为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载体,有效地促进了世界各国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中医药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重大疑难疾病、传染病以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多种形式的中医药对外医疗保健服务,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医药在医药卫生和人类健康促进中的独特优势。而青蒿素等一些中医药科技创新成果在国际医学界引起广泛关注,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提供了科技支撑。

  中医药现状:本土、国外

  随着人类的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治未病”思想及其在防治现代疾病方面的优势和特色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医学界所认可和接受,一个与现代医学相互借鉴、共同补充发展的中医药国际化时代已经到来。对于中医药,曾经有外媒这样描述:“在人类的发展和演变进程中,传统中医药不仅为这片古老土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也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而昆虫入药作为中药材的一个分支,其强大的市场需求也吸引了许多养殖者参与。其中美洲大蠊作为一种新的品种更是受到欢迎。从记者的采访中了解到,这些都是治病良药,产出的成虫被销往各大药厂,畅销的时候会达到供不应求的状态。

  专家称这些昆虫都是制药的药材,就拿美洲大蠊来说,它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但知道的人却甚少,而且在人们的生活记忆中蟑螂是传播疾病的一种害虫。实际上,美洲大蠊治病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文献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神农本草经》,书中提到美洲大蠊:“主血瘀,癥坚,寒热,破积聚,喉咽闭,内寒无子。”中医的癥瘕积聚是见于腹部而有形状可以手触知的疾患,类似于现代医学的实质肿瘤。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对蜚蠊科入药动物作了“身似蚕蛾,腹背具赤,两翅能飞”的描述,而这正是美洲大蠊独有的特征。传统中医认为,蜚蠊科入药动物有活血散瘀,解毒消疳,利尿消肿等攻效果。

  中药里的美洲大蠊

  现代研究发现,美洲大蠊表皮含有巩膜质和甲壳质,溴、锌、镍、锰、钾、钙、钛、氯、硫、硅、铝、镁等元素。肌肉水解13种氨基酸。此外,身体贮藏微生素B1、B2,烟酸和抗坏血酸等,淋巴含海藻糖、海藻糖酶、糖蛋白、肌醇、原儿茶酸葡萄甙等。全体含麦角硫因、龙虾肌碱、胡芦巴碱、甘氨酸、甜菜碱、三甲胺、腺嘌呤等。科学的解释了其在药理方面的突出作用。

  科技发展为传统行业发展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尤其为传统中医药的复兴带来了良好的契机。传统的中医药和现代提取工艺的结合,使得美洲大蠊研末不仅在口腔溃疡、胃病、肝病、外伤甚至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治疗方面疗效显著,同时美洲大蠊研末是中药,用药安全,深受患者欢迎与好评。

相关资讯
医生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