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类降压药可能引起干咳

2024-03-13 11:53:29

高血压的问题,可能是困扰着比较多的人士的一大问题,但是,大家一味的在市场上购买降压药可能会引起其他的疾病的产生。下面,小编将主要的为大家介绍一些降压药可能带来的危害。

65岁的张大娘患有高血压,近日服用了盐酸贝那普利片进行降压治疗,3天后她开始干咳,以为受了凉,便自己买了止咳糖浆喝,但不见好转。其实,大家常用的某些药物,例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降压药的常见副作用就是干咳,此时单纯服止咳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两类常用降压药可能引起干咳的不良反应,一类是ACEI类药物,这类药物的通用名结尾为“普利”,常用的药物有卡托普利、福辛普利、贝那普利、依那普利等,服用后导致咳嗽的发生率可达20%。另一类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降压药,这类药物的通用名结尾为“沙坦”,常用的药物有缬沙坦、氯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这类降压药能起到与ACEI非常相近的疗效,但干咳的症状却没有那么明显,发生比例大概是 2%~3%。降压药引起的干咳就像喝水不小心呛到了一样,表现为持续的刺激性干咳,多伴有咽痒、咽部异物感;而且这种干咳在夜间或卧位时会加重,严重时可出现恶心、呕吐等其他不适症状,在女性患者和老年患者中发生率较高。

降压药引起的咳嗽多出现在开始用药的第一周内,咳嗽因体质差异,每个人的反应都不一样。有些人适应1~2个月后就不咳嗽了,有的人则会一直持续咳嗽。服药后若出现轻微咳嗽可不换药,建议多饮水,保持嗓子湿润,或者吃点润喉糖,一般症状都能得到缓解。如果不能耐受这种咳嗽,请勿擅自用药,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根据医生建议调整高血压治疗方案,换成其他种类的降压药。一般停用这类药物一两周,咳嗽即可不治而愈。如换药后咳嗽还不停,应考虑咽炎或支气管炎。

通过对于上述材料的阅读,相信大家对于上述的降压药的一些危害性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在以后的生活当中,对于有高血压的患者,在选择药物的时候就要避免会造成上述的现象。

阅读 30765 1025 投诉
您关注的推广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