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胆红素偏高的原因有哪些

2017-09-17 19:43:30

导读:在肝功能检查当中,有的人会查出直接胆红素偏高的现象,这对健康影响是很大的,可引起很大的危害,如可导致黄疸的发生,因此对于查出有直接胆红素偏高的现象,患者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查找胆红素偏高的原因,以便及时对症治疗,防止造成更大的危害。

在体检当中,有一项肝功能检查,可检测出体内胆红素情况,从而了解肝脏的健康,像肝炎患者或是疑似有肝炎症状的患者,在检测时就有可能发现直接胆红素偏方的现象,那么这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对于患者一定要了解,以便能对因治疗,因为直接胆红素偏方对健康危害是很大的。下面让我们来看看直接胆红素偏高的原因。

直接胆红素偏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肝炎。如果患有肝炎的话,会出现直接胆红素偏高的现象,不过如果没有既往肝炎病史,且转氨酶均正常的话,一般肝炎的可能性比较小。

二、梗阻性黄疸,可由胆囊炎引起。可进行B超检查,如正常的话,可除外。

三、体质性黄疸,如果有黄疸持续存在现象,又没有其它的症状,就有可能是体质性黄疸引起的,另外如果是孕妇,可能和怀孕有关,要注意随访肝功能,根据肝功能的情况来意定处理方法。

四、溶血性黄疸,有溶血性黄疸时,当红细胞大量破坏,就会导致间接胆红素升高,从而让其超过了肝脏的转化能力,这样就会让间接胆红素在血中滞留,从而导致溶血性黄疸,而它可继发引起直接胆红素偏高。

五、阻塞性黄疸,它可导致胆道受阻,如果患有肝硬化、淤胆型肝炎,导致胆道阻塞时,可引起直接胆红素不能被排出到肠道,从而就会导致血液中直接胆红素偏高,阻塞性黄疸有个特点,就可可直接胆红素升高而间接胆红素不升高。

六、肝细胞受损,当患有一些肝病时,可导致患者的肝脏由间接胆红素转变为直接胆红素能力下降,另外肝细胞肿胀、胆管受压排泄受阻,会导致直接胆红素无法排除体外,从而引起直接胆红素偏高现象。

上面就是关于引起直接胆红素偏高的原因,可见有很多原因可引起其胆红素偏方,主要和肝炎,黄疸等有关,而这些对健康危害都是很大的,所以当出现直接胆红素偏高现象时,要注意及时对症治疗,尤其是对于一些肝炎患者,如出现这种情况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因此一定要重视对因治疗。

阅读 711345 23711 投诉
您关注的推广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