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发黄是什么原因 肝肾疾病可导致尿液发黄

2017-09-18 12:01:31

导读:尿液发黄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遇到的一种症状,一般来说,排尿时间间隔越长、喝水越少,尿液就会越黄,尤其是材料更容易发黄。其次,患有肝肾疾病、生殖泌尿系统疾病,吃了一些带有颜色的蔬菜和水果也可能导致尿液发黄症状。

现实生活当中有很多人会出现尿液发黄的症状,而很多人觉得尿液发黄是平时水喝得太少了,或者身体上火等问题引起的。专家指出,的确人体存在的很多自然的生理现象都可能导致尿液发黄,但是也应该重视一些身体内隐藏着的某些导致尿液发黄的疾病。

尿液发黄是什么原因?导致尿液发黄的原因如下:

吃了某些带颜色的蔬菜水果:有很多深色的水果可能会导致尿液发黄,比如胡萝卜这种蔬菜就含有天然色素,吃了后就会导致尿液短时间之内变黄,也不用过于担心。只需要多喝几杯水就可得到缓解。

晨尿比较容易发黄:人体经过了一个晚上的睡眠,尿液也会逐渐的浓缩,其中的排泄废弃物的含量相对来说比较高,因此会表现为尿液发黄。这种情况与平时喝水少导致尿液变黄的情况其实是一样的,因此也不需要过于担心,只要及时补充水分就会好转。

肝肾疾病、生殖泌尿系统疾病:这也是导致尿液发黄的因素之一,专家指出,当人体发生了肝肾疾病、生殖泌尿系统疾病后,胆红素尿进入血液循环导致的,多是与患者的胆小管破裂有关。另外,得了溶血性贫血的患者的红血球受到了大量破坏,尿胆元会被肠道组织吸收,从而导致肝脏组织不能把尿胆元转化成胆红素,最后表现为尿液发黄的症状。因为这种原因导致尿黄的患者,一般不会存在明显的不适症状,但最好到专业的医院进行检查。

除了以上三个常见的导致尿液发黄的因素外,当服用某些药物治疗疾病时,也可能导致尿液发黄这种情况发生,比如含有核黄素、灭水滴灵的药物,服用之后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尿液发黄症状,但一般停药后问题能够自行缓解。

阅读 712957 23765 投诉
您关注的推广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