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扭伤早期处理原则有哪些

2020-07-14 14:08:27

导读:踝关节是经常发生扭伤的部位,受伤后的早期处理很重要,直接影响伤情的控制,以及伤后的恢复。踝关节扭伤急性期内的处理原则,主要有对伤处进行保护和固定,进行间隔性的反复冰敷缓解疼痛和肿胀,适当抬高患肢以减缓伤处血流、帮助缓解症状等。

脚踝是人体承受重量最大的关节,在运动中发挥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所以也是很容易受伤的关节。据统计,踝关节损伤大概在所有运动损伤中的占比约40%。而踝关节损伤中,绝大部分都是外侧韧带损伤,一般由于踝关节内翻而引起,少数情况还有踝关节内侧韧带损伤,以及踝关节高位扭伤。踝关节扭伤发生后的早期处理很重要,直接影响伤情的控制,以及伤后的恢复,主要处理原则有以下几方面。

1、保护和固定:踝关节扭伤后,要立即停止运动,保护受伤关节,以免继续受到伤害。如果扭伤较严重,无法站立,可以用合适的物体适当固定关节,帮助踝关节稳定,并防止其他伤害。

2、冰敷:踝关节扭伤后的24-48小时为急性期,在这期间内,会出现程度不等的疼痛、肿胀,需要对关节进行冰敷降温,以减少伤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肿胀。可以用冰袋或其他温度足够低的物品,外面包上毛巾,对伤处进行冰敷;如果没有冰袋等,也可以用冷水直接冲受伤处。每次冰敷时间十到二十分钟即可,间隔一段时间敷一次,每天多次,直到疼痛和肿胀缓解。但要注意,在过了急性期后,就不要再冷敷了,后续可以改为热敷。

3、抬高患肢:踝关节处于身体下部,受伤后,由于血液压力较大,会增加伤处疼痛、肿胀的情况。所以此时要尽量抬高患肢,使受伤的踝关节尽量高于心脏,这样有利于降低踝关节处血压,减缓血流,缓解疼痛和肿胀。

以上,是踝关节扭伤后的几个重要处理原则,具体方法可以根据现场情况灵活变通,主要目的就是保护受伤部位、缓解疼痛和肿胀等。踝关节扭伤一般来说,经过保守治疗和康复就可以愈合,如果扭伤情况严重,还是要及时到医院治疗。

阅读 416012 13867 投诉
您关注的推广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