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脚发凉如何用艾灸治疗

2023-08-28 20:37:35

导读:手脚发凉在中医看来是“阳虚”的症状,通过艾灸调理可以壮阳补肾驱寒。艾灸命门穴、足三里穴、阳池穴、涌泉穴、大椎穴、神厥穴等穴位,都能改善冰凉症状。但艾灸需要长时间坚持,有规律地进行,不能指望一蹴而就。此外,艾灸时要注意一些禁忌事项。

手脚发凉的状况在冬天比较常见,多发生在女性身上。在中医看来,手脚发凉属于"阳虚”,"阳虚”者血和津液运行缓慢,肢体就会畏寒。要想调理“阳虚”体质,用艾灸的方法效果显著,手脚发凉者可以通过灸以下穴位来改善体质。

1、命门穴

命门穴是壮阳补肾的常用穴位,其位于后背正中,和肚脐的神阙穴前后正好对应。艾灸时,若用艾条,灸10-15分钟,若用艾罐,灸20-30分钟,每天1次,每月20次。

2、足三里

阳气虚衰引起的病症,可以通过刺激足三里穴来调节。寻找此穴位时,站立后弯腰,用一只手的虎口围住髌骨外缘,其余四指向下,中指尖对应的就是足三里。用艾条灸足三里时,每次灸10-15分钟,隔日或3日1次,每月10次。

3、阳池穴

灸阳池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元气达到四肢末端。寻找该穴位很简单,手背朝上握拳,腕关节横纹与无名指延伸线的交接点上,有个凹陷处,即阳池穴。灸阳池穴时,艾条距皮肤2-3厘米,每次灸10-15分钟,每月连续灸10次。

4、涌泉穴

体内寒气和肾气不足有关系,涌泉穴是肾经起始点,因此灸涌泉穴对于改善怕冷症有帮助。找到足底(不算脚趾)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点处,用力弯脚趾,足底前部的凹陷处就是涌泉穴。将艾条靠近穴位进行温和灸,每次灸20分钟,每日或隔日灸1次,每月灸10次。

5、大椎穴

大椎穴养护阳气,是调节全身怕冷的重要穴位。低头,摸到颈后最突起的高骨,高骨下缘即大椎穴。灸大椎穴时,可以用艾灸盒,每次灸10-20分钟。

6、神厥穴

神厥穴就是肚脐,具有温通阳气、散寒通络的作用。艾条施灸此穴在20-30分钟左右,每天灸1次,灸10天后休息3-5天,再做下一次。

艾灸不会短时间起效,要坚持下去。此外,艾灸有很多注意事项:开始前和结束后最好喝一杯温水;艾灸过程中避免吹风和沾冷水,结束后半小时内也不要接触冷水;艾灸时情绪不宜大喜大悲,也不能过饱或过饥,如果吃饭了,1小时后再艾灸。有一些群体不适合进行艾灸,比如热性体质、例假期间、高热病人、身体红肿的人。

阅读 94242 3141 投诉
您关注的推广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