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间隔缺损的诊断知识有什么

2015-06-18 20:13:19

其实对于室间隔缺损这种疾病的治疗来说,可以出现出系统不同的症状,但是随着我们治疗疾病经验的增加,也需要及时的普及心脏病这种疾病,因为只有这样我们在护理室间隔缺损的同时,也会让患者更加的舒适,现在总结室间隔缺损以下的知识。

诊断室间隔缺损,一般依据病史,心脏杂音,心电图,胸心X线摄片,超声心动图和彩色多普勒显像,即可做出判断,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影仅在必要时作为辅加诊查措施。

心室间隔缺损的病理生理影响,主要是由于左右心室相沟通,引起血液分流,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继发性变化,分流量的多寡和分流方向取决于缺损口径的大小和左右心室之间的压力阶差,而后者又取决于右心室的顺应性和肺循环阻力情况。

体检时,缺损口径较大者,一般发育较差,较瘦小,晚期病例,可见唇,指紫绀,严重时可有仟状指(趾),以及肝脏肿大,下肢浮肿等右心衰竭表现,分流量较大的病人,可见心前区搏动增强,该处胸壁前隆,叩诊时心浊音界扩大。

以上专家虽然从室间隔缺损的两个角度给出了阐述和总结,但是患者在接受室间隔缺损疾病处理的同时,最好也考虑到患者是不是配合治疗,这是因为我们对于室间隔缺损这种疾病的处理来说,虽然能够更好地去治疗,但是还是需要多角度的做好疾病的考虑。

阅读 946212 31540 投诉
您关注的推广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