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胃痛要及时检查幽门螺杆菌

2013-07-20 12:56:45

生活节奏的加快让我们的身体也吃不消,一些疾病就在这时乘虚而入了。长时间的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就导致了胃病,胃病带来的疼痛让人难以承受,有时甚至是很多的并发症,但你知道胃病真正的原因和感染的情况么,来看看这些。

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非常高

说到幽门螺杆菌,很多人都感到陌生。事实上,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十分常见,和上消化道疾病关系密切。专家表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非常高,70%~80%的胃溃疡、95%~100%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0%~60%的胃炎都可以查到幽门螺杆菌。

“有研究发现,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患者会发生糜烂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用抗生素杀灭幽门螺杆菌可治愈这类疾病,由此才知道幽门螺杆菌是致病因。”专家表示,幽门螺杆菌本身的毒素作用就会刺激和破坏胃及十二指肠黏膜,同时还会造成刺激胃酸分泌的激素增多,当攻击因子和保护因子的平衡被打破,就导致了胃炎和溃疡的发生。据了解,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粪-口传播,在卫生条件差的农村,其感染率可达50%~70%,城市的感染率也可达15%~30%。

症状不明显只能检查发现

专家表示,感染幽门螺杆菌并没有消瘦、贫血、厌食之类的报警症状,看上去就跟消化不良差不多。患者可表现为腹部隐痛、恶心、呕吐、反酸、嗳气、饱胀、不想吃东西等,而这些都是非特异性症状。

一般来说,偶尔胃痛可以用点抑/抗酸剂或黏膜保护剂,但对用药无效,特别是经常性的胃痛,一定要好好查查幽门螺杆菌。检查分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类:侵入性检查是指在胃镜下取一块黏膜组织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尿素酶或病理检测;非侵入性检查则包括碳13、碳14尿素呼气试验、血清抗体筛查以及粪便抗原检测等。胃痛的病人通常做胃镜时加一项侵入性检查,如同时再做一项非侵入性检查,判断幽门螺杆菌感染则更准确。但某些检查有条件限制,比如碳13、碳14尿素呼气试验最好空腹做,检查前4周必须停掉抗生素,并停用抑/抗酸剂,不然幽门螺杆菌数量不够,将影响检查的准确性。

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根治

幽门螺杆菌有致癌的可能,根治幽门螺杆菌是有必要的。“因为感染的比例非常高,如果几乎没什么症状,也没有家族胃癌史等,不一定要求彻底根治。”

专家表示,“必须根治”的幽门螺杆菌有以下几类: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瘤、计划长期用消炎镇痛药或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治疗的病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推荐根治”的对象则包括:早期胃癌术后、萎缩性胃炎、有胃癌家族史的病人、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的儿童、有特发性血小板紫癜的病人、还包括有强烈要求根治意愿的病人。

    经常性的胃难受,胃疼,吃不下饭,就应该马上到医院彻底的检查,决不能耽搁,只会延误了治疗的最好时机。而且胃病一旦患上了,只有靠自己的坚持才能改善。

阅读 1143384 38112 投诉
您关注的推广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