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心悸怎么回事 如何调节功能性心悸

2024-03-13 12:02:49

导读:功能性心悸发病机制主要与患者体质有关,一般体质太虚弱很容易出现功能性心悸。还有其他四点因素也会引发功能性心悸,比如心律异常、饮食过度和劳累过度以及心脏神经方面疾病诱发等。调节功能性心悸可以从穴位按摩和药物注射等方面入手,具体方法根据医嘱操作即可。

心脏是人体主要器官之一,如果心脏出现问题对人体生命有一定的威胁。不过随着年岁增长,其心脏也开始出现很多疾病。比如说心律不齐、心慌心悸、风湿性心脏病等类型,而且心悸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心悸发作不分年龄限制,可见于青年群体与老年群体等等。那么,功能性心悸是怎么回事?如何调节呢?

一、功能性心悸

所谓的功能性心悸,主要是因为患者身体比较虚弱和过于忧愁导致的疾病。除了身体虚弱和过于忧愁外,还有一些因素也会诱发功能性心悸疾病。譬如过度劳累、身体出汗受凉、太过于伤心、脾肾比较虚弱等方面都会引发功能性心悸疾病,表现主要有心跳过快、心慌、心前区不适感、心前区震动等等。

功能性心悸发病总结起来有四点因素:

1)心率异常:如果出现多次心脏早搏情况,就有必要重视。毕竟多次的心脏早搏很容易引发功能性心悸问题。

2)劳累过度:长期过度劳动和大量的运动模式都会产生消耗大量体力的问题,心前区不适感更为明显,所以劳累过度也容易引发功能性心悸问题。

3)饮食过度:饮食过度会增加胃肠道负担,其血流量增多也会对心脏有影响。所以,避免过度饮食较好。

4)心脏神经方面:功能性心悸出现也有可能与心脏神经方面出现疾病有关,比如说心脏神经官能症。

二、功能性心悸调节

可以采取按摩相关穴位来治疗,也可以用药物来调节。一般药物是以维生素B1注射液为主,一天一次。

由上文可以了解到功能性心悸是因为身体虚弱和劳累等方面而引起的疾病,不过功能性心悸发病有四点因素。这四点因素主要包括心律异常、饮食过度和劳累过度以及心脏神经方面疾病诱发等,具体治疗方式要配合医生治疗即可。

阅读 27108 903 投诉
您关注的推广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