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齐能治好吗 多个方法缓解心律不齐

2023-08-28 18:06:05

导读:心律不齐是心内科常见疾病,一般而言,导致发病的原因很多,例如心脏疾病、不良情绪、新陈代谢异常等。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建议通过药物或者手术的方式给予缓解、改善治疗。需要提醒的是,此类疾病专业性较强,一定要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临床上将心跳过快或者过慢的病症称之为心律不齐,部分轻症患者可能无明显不适,而中重症患者则通常还伴有头晕、胸闷、气喘、胸痛等症状。此病危害较大,严重者可能会出现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猝死等,但一般很难彻底治愈,只能通过一些方式给予缓解,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可缓解心律不齐的几个方法。

1、药物治疗:药物的使用可促使心跳回复正常,减少心律不齐的发生。一般而言,可使用的药物有几类,常用药有奎尼丁、利多卡因、普罗帕酮、阿替洛尔、胺碘酮等。需要提醒的是,治疗此病的药物专业性非常强,一定要在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下使用,以免酿成不良后果。

2、手术治疗:如患者年龄、病因、病情等满足手术要求是可以考虑通过手术方式给予治疗的,通常有两种手术方式,即传统开放式手术、微创导管消融术。不论采取哪种手术方式,建议都需做好术前评估以及术后护理工作,以帮忙患者早日康复。

3、生活护理:此类疾病的患者一定要做好生活护理工作,对治疗及预防有着积极的帮助作用。具体包括多吃新鲜瓜果蔬菜、忌食烟酒、浓茶、咖啡等刺激类食物,此外,多注意休息、保证良好睡眠质量,再者,调节好心态,避免急躁、抑郁等不良情绪。

综上所述,心律不齐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此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一般而言,很难彻底治愈,但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改善病情、缓解症状。常用的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此外,还需做好生活护理工作,保持良好情绪、按时服药、定期复诊等,对康复有着积极帮助作用。

阅读 84827 2827 投诉
您关注的推广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