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感染拉肚子和消化不良有什么区别

2021-07-27 11:03:38

导读:消化不良、餐后腹胀、腹痛、腹泻是消化不良的症状,会严重影响营养吸收和免疫功能,导致生长发育不全,应尽快治疗。孩子消化不好,平时应少给孩子吃零食,少吃生冷刺激性食物,定时定量进食,荤素搭配应合理,孩子喜欢吃的东西一次不要吃太多,定时排便,多吃水果蔬菜。

婴幼儿是腹泻很常见的,引起腹泻有两个原因,一是饮食不当,喂养不当引起腹泻,称为消化不良。其次,食物或牛奶被细菌或病毒污染,导致感染性腹泻,这种腹泻一般发生在夏季和秋季,并且传染性极强。接下来将介绍细菌感染腹泻和消化不良的区别。

1、消化不良是由胃动力紊乱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它还包括胃轻瘫和食管反流病,消化不良主要是由于吃得过多引起的,这是由于胃容量有限和蠕动减少引起的腹胀。主要症状为腹痛、腹胀、饱腹、不能进食、不愿进食、厌食。在消化不良的后期,还可引起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

2、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大部分时间潜伏期比较短,不同细菌引起的腹泻症状会有所不同,要说最常见的就是胃肠道症状。常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胀和疼痛,甚至发烧和腹泻,病情严重时,腹泻的频率可能达到每天10次左右。腹泻患者的大便特点为水样大便、粘液性大便、脓性血便,并伴有明显臭味。

3、发生腹泻时,家长应尽量采集粪便样本,并在两小时内送医院检测。 如果没有阳性结果,则应考虑消化不良,要是白细胞很少,只说明肠道有轻微损伤。如果粪便标本显示白细胞或脓细胞超过10/高倍视野,则可怀疑细菌感染。 对于轮状病毒,通过粪便可以检测到轮状病毒抗原,更容易诊断。

婴幼儿以母乳喂养和配方奶粉为主,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喂养,如果喂养过程中消毒工作做得不好,婴幼儿感染细菌和病毒后都会引起腹泻。 尤其是夏秋季节,如果是吃的奶粉或母乳被感染,腹泻的几率也更高。

阅读 304725 10157 投诉
您关注的推广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