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8 20:59:30
目前治疗抑郁症主要的方法就是药物治疗以及心理治疗,不少抑郁症患者都需要长时间的服用药物来抑制抑郁症的发病,人们不得不关注抗抑郁药物的副作用,其中该类药物对于肝脏的损害受关注比较高的。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下抗抑郁药物对人体肝脏的副作用。
1、总体上抗抑郁药物对肝脏的安全性较好,相应的副作用少,很少导致或诱发肝脏的损害。最近有学者回顾了从1965年起至今发表的有关抗抑郁药物诱发肝脏损害的文章,发现约0.5%到3%的患者会出现无症状的轻度的转氨酶升高,其中新型抗抑郁药物的这个比例还相对低一些。
2、所有抗抑郁药物都有可能导致或诱发肝脏的损害,尤其是老年人和多药联用的患者。因此,老年人应慎用抗抑郁药物,若用也宜选用肝脏毒性小的抗抑郁药物,且剂量宜小,尽量避免多药联用,但老年人常常还服用其它药物,这就需要权衡利弊了。
3、对肝脏的损害通常是特发性的,且大多不可预测,出现的时间通常在用药后几天到半年。因此,开始用药后,患者和医生都要留意肝脏方面的反应,尤其是在用药后的前半年,最有用的检查是肝功能转氨酶的监测。
4、是否出现肝脏副作用?通常跟用药的剂量无关,有的患者在很小剂量时就出现肝脏副作用,所以不可以因患者用药剂量小而大意。
5、导致肝损害的病理基础大多是肝细胞型,少数为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对肝细胞的损害有可能是不可逆的。文献报导的最严重的肝脏副作用是爆发性肝功能衰竭和死亡,但这种情况极少发生,我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这么多年,还没亲眼见过这么严重的肝脏副作用。事实上,我为成千上万的患者用过抗抑郁药物,出现严重肝脏副作用的仅1例,那已经是20多年前的事了,患者用丙米嗪后出现全身黄疸,但病人无任何其它不适,换药后2个多月黄疸才逐渐消退。
不管医药广告如何宣传,抗抑郁药物的副作用的是存在的,只有选择好的医院和医生,才能既保证治疗效果又能合理的调整药物使用剂量,尽量减少药物对人体的副作用。对于患者而言则应该严格依据医生的嘱托按时按量的服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