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过敏性紫癜两种类型分析

2013-08-09 20:25:44

紫癜是小儿出血性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病症。临床上以血液溢于皮肤、粘膜之下,出现青紫、瘀点、瘀斑,压之不褪色为特征,常伴见鼻衄、齿衄、甚则呕血、便血、尿血。过敏性紫癜有以下两种类型。

1、腹型

除皮肤紫癜外,因消化道粘膜及腹膜脏层毛细血管受累,而产生一系列消化道症状及体征(约2/3患者发生),如:恶心、呕吐、呕血、腹泻及粘液便、便血等。其中腹痛最为常见,常为阵发性绞痛,多位于脐周、下腹或全腹,发作可因腹肌紧张及明显压痛、肠鸣音亢进而误诊为外科急腹症。在幼儿可因肠壁水肿、蠕动增强等而致肠套叠。腹部症状、体征多与皮肤紫癜同时出现,偶可发生于紫癜之前。

2、单纯型

是最常见类型。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复发生、对称分布,可同时伴发皮肤水肿、荨麻疹。紫癜大小不等,初局限于四肢,尤其是下肢及臀部,躯干极少累及。紫癜常成批反呈深红色,按之不褪色,可融合成片形成瘀斑,数日内变成紫色、黄褐色、淡黄色,经7-14日逐渐消退。

对于紫癜的治疗患者首先要找到发病的原因,症状及程度不同采取合理的医治方法。患者遇到这类情况是千万不要盲目的治疗,同时也不要相信什么虚假的广告。在饮食方面也要注意清淡。

阅读 1140261 38008 投诉
您关注的推广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