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09 4人回答
年龄:33岁
健康咨询描述:患者性别:
月经量减少,不孕
发病时间:3年
化验检查结果:不孕,子宫造影;右侧输卵管呈扩张积水征象,左侧输卵管未见异常,盆腔内可见造影剂弥散,但较局限.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p>第一次补充提问:(2009-9-9 19:02:40)
有一孩子8岁第二次补充提问:(2009-9-9 19:07:06)
请帮忙诊断,满意答案
病情分析:
你先不要着急,首先建议男女双方禁欲三到5天,在排卵期同房试试,男下女上姿势或者后位性交,并且每次同房之后性生活后不要急于拔出阴茎,女方臀部下垫个枕头也可以增加受孕的机率.性生活过于频繁也可能影响受孕的.若是仍旧难孕,则需男女双方禁欲三到5天上医院检查.男方检查精液分析,女方检查性激素六项,基础代谢率,卵巢功能,免疫学检查等,建议和您爱人到正规医院做一个全面系统检查,明确不孕不育的原因,针对性治疗.一般来说,有正常的性生活,没有怀孕才考虑不孕症可能 .常的性生活,没有怀孕才考虑不孕症可能 .
其他答案 (3)
病情分析:
输卵管积水阻塞常见原因:人工流产,自然流产,药流,引产,不洁性交,盆腔感染等导致输卵管壁粘连,血,水肿而阻塞,导致精子与卵子不能够结合,最终导致不孕.输卵管积水的临床表现:输卵管炎症急性期时患者常有腹痛病史,而一般输卵管积脓变为浆液性即输卵管积水或积水被机体吸收后,炎症往往早已痊愈,所以输卵管积水的患者平时多无腹痛症状.由于输卵管积水时,输卵管扩张部和未扩张部的管腔仍可相通,故病人常有间断性阴道排液,不孕往往为输卵管积水的唯一表现.输卵管积水的诊断临床上常用的有造影,超声和腹腔镜.输卵管积水是指输卵管受病原体感染以后,由于白细胞的浸润形成内膜肿胀,间质水肿,渗出,输卵管粘膜上皮脱落,如果输卵管急性期炎症没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形成了输卵管积脓.输卵管积脓在炎症消退后,脓液逐渐被吸收,腔内积液由脓性变为浆液性,则成为输卵管积水.输卵管感染后呈轻度或中度肿大,伞端可部分或完全闭锁,并与周围组织粘连.
病情分析:
你好.一般来说,经血量少,是由于雌激素水平低而引起的.雌激素可刺激子宫内膜的增生变厚,为受孕做准备.如果未受孕,增生的内膜会脱落出血形成月经.体内雌激素水平低会导致子宫内膜增生得不够厚,月经时出血少,这种情况日后是会影响受孕的.但初潮后不久的少女,体内雌激素分泌还没有达到平衡稳定状态,因此一般经血量都不多,而且月经有时提前有时错后来,都是正常的.即使在形成规律的月经周期,或出血量也较稳定后,但遇上情绪紧张,环境改变,或心理压力加大,或突然变故的刺激等,都有可能导致内分泌的暂时性紊乱,使雌激素分泌增减,使经血量增多或减少,只要以上暂时性因素消失,月经又可恢复正常.还有一种情况是因为营养不良引起的.有些女孩有挑食,偏食的习惯,身体瘦弱;还有的人为了减肥而刻意减少食物摄取量,导致营养供给不够.但青春期身体发育迅速,繁重的学习任务和较大的活动量要消耗较多能量,需要补充足够的营养和热量,如果吸收的养分不足以满足身体的需要,身体产生防御性反应,也可能引起经血量过少,甚至闭经.这种情况不仅引起子宫等生殖系统发育不良,为未来患不育症埋下隐患,而且会引起全身免疫功能的下降,为疾病的侵蚀创造条件.青春期少女应多学习一些保健方面的知识,切不可因无知而损害自己的身体.如果月经周期稳定后经血量持续过少,又不是因为营养缺乏造成的,同时发现身体发育不理想,如乳房,臀部隆起不明显,就要引起警惕,需要尽快去医院就诊,检查雌激素水平.发现雌激素偏低还要寻找偏低的原因,多数是由于内分泌系统的疾病所引起.找出病因进行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雌激素,是能够改变月经状况的.
病情分析:
不要灰心,还有希望生育,你的输卵管经过彻底治疗可以治愈.输卵管积水的治疗:输卵管伞端造口术,输卵管造口术适用于输卵管近端通畅,远端有积水,闭锁的病人.
(1)手术方法:腹联镜下输卵管造口手术首先充分游离输卵管与其他组织的粘连.经宫颈行输卵管通液,使远端闭锁的输卵管伞端彭大,用无损伤抓钳将输卵管固定于子宫宫底.尽可能在原输卵管开口处用二氧化碳激光或微型剪刀作十字切口.如原开口无法辨认,可在输卵管壁最薄处无血管区作“十”字切口.将抓钳放入切口反复开合几次至切口大小满意为止.切口方向尽量朝向卵巢方向,以便日后拾卵.用无创伤钳抓住新切口处的输卵管内膜,使其向外翻出.为使切开的瓣膜保持外翻的状态,防止新切口再度粘连,可用散焦激光,或低功率微型双极电凝处理新切开瓣膜的浆膜面.使其表面组织皱缩达到使切缘外翻的目的.也可用4一0可吸收线直接将切开之瓣膜外翻缝合于输卵管浆膜面.术中持续用含肝素的林格乳酸液(5000U/L)冲洗创面.术毕盆腔可放入乳酸林格液,或透明质酸钠以及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和解痉类等药物以防止粘连发生.术中若发现输卵管有周围粘连时可行输卵管周围粘连分离术以使其尽可能恢复期正常的生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