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11 7人回答
性别:女年龄:3岁
健康咨询描述:岁半
走路外八字左右来回摆 脚尖着地 后跟不着地 鸡胸 脚小
发病时间:一年前
化验检查结果:双膝外翻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带矫正器 效果不明显
满意答案
病情分析:
膝外翻是指在双膝关节并拢并伸直的情况下,两侧内踝不能靠拢.两侧内踝间的距离反映膝外翻的严重程度.除最常见的发育性因素外,其它致病原因有佝偻病,小儿麻癖,骨骺损伤,骨髓炎等.可累及一侧或两侧下肢.
在3,4岁的儿童中,20%有轻度膝外翻.到7岁时,这一比例下降到2%以下.绝大多数已经自行矫正.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体重大的孩子应该严格控制体重的发展,避免畸形进一步加重.
重度畸形需要行截骨矫形术.否则,由于畸形改变了下肢负重力线的位置,膝关节内外侧承担的重力不一致.时间长了会引起关节磨损,关节侧方韧带松弛,容易疲劳,出现疼痛不适.
内踝间距在3-6cm者,可非手术治疗:白天按摩大腿外侧肌肉,晚上在小儿入睡后作两踝及股骨髁靠拢并以绷带绑紧或利用夹板固定来逐渐矫正;补钙和维生素D,并多晒太阳.
内踝间距在6-9cm者,可手术治疗
其他答案 (6)
病情分析:
膝外翻又称碰腿症,俗称“外八字腿”,是较常见的下肢畸形.其畸形与膝内翻相反,两下肢自然伸直或站立时,当两膝相碰,两足内踝分离而不能靠拢.两下肢膝外翻者,形如“X”状,故又名“X”形腿.单下肢膝外翻者,状如“K”字形,又名“K”形腿.
膝外翻的危害
第一:超过5岁后,x型腿会引发很多并发症可有必要及早进行矫正.天长日久,还会引起膝关节行走时疼痛,关节活动也受影响,进而易导致骨性膝关节炎.
第二,是身体两侧的S型曲线被破坏了,原本到膝关节内收的弧线太过分了,成为向内凹陷的曲线,非常夸张,视觉上就缺乏那种玲珑之美了.
第三,是由于x型腿的人,大小腿都是骨骼内侧肌肉多,外侧肌肉少,这样导致下肢内轮廓线更加内收.显得小腿特别弯.
第四,x型腿由于肌肉分布不匀称,腿失去了笔直曲线,整个人也少了几分挺拔.
第五,x型腿的人,两条腿之间过度的“纠缠”,在视觉上非常不美观.
第六,x型腿的人,由于小腿膝关节下面向内收缩特别严重,给人的感觉就显得小腿很短.
第七,x型腿的人,由于大腿曲线变化,从正面看,显得腿短,上下肢比例失调.
第八,x型腿的人,由于身体重量过多集中于膝关节外侧,在行走时,不易保持平衡,步态难看.
膝外翻治疗
对婴幼儿应注意预防畸形的发生.但实际在发现畸形以前,很少有机会施行预防措施.有些较重的骨骺损伤与疾病预后并不乐观.
总的说来,一旦发现畸形,除治疗病因外,可早期使用牵引,夹板,支架等.防止畸形发展并尽量予以矫正.较简便的方法是在幼儿时期将两腿用夹板固定后再并拢用绷带缠绕在一起.
在非手术疗法方面,适用于轻度膝外翻而关节尚有相当活动范围者,有大腿肌肉按摩.手法推拿矫正并结合使用矫形支架.对小儿可用石膏夹板或管型逐次矫正畸形后.再用支架长时期维持以防复发.按摩大腿肌肉,特别是内侧肌肉,包括股四头肌.缝匠肌等,并结台练习主动运动.如此可使膝外翻的拮抗肌力增强.通过被动与主动运动使外侧挛缩的软组织拉长并刺激骨骺生长,使发育趋向正常.
在确定手术方面,必须考虑患儿年龄,畸形程度,局部肌肉韧带等软组织情况,对成人更须考虑某些条件,如病人的生活习惯,职业等.对儿童最好是先行非手术治疗,5~6岁以后再施行手术为宜.Bade认为踝间距达7厘米者为手术适应证.对关节不稳定的病人,如有不同程度的瘫痪或骨关节炎者,尚须行稳定关节的手术.
一般较有效的方法是于骨骼畸形处行截骨术纠正之,如股骨髁上截骨术.据我院经验以侧方“V”形截骨术较好.其股骨髁部断端形成的.鱼咀”可维持截骨端的稳定,并有较大的接触面,有利于骨愈合.
对膝关节不稳定者,除截骨矫正畸形外,尚应利用大腿部肌腱等加强或重新修复松弛的韧带等组织.
术后大部分病人可获得理想的效果,踝间距减少至2厘米以下者,可属效果良好.
此外,在儿童期有使用锔钉限制骨骺生长的方法,称骨骺生长阻滞术.手术最好在X线透视控制下.于股骨下端及胫骨上端之内侧,跨越骨骺盘插入锔钉3~4枚以阻止骨骺盘之生长作用.以后经X线检查,畸形纠正后可将锔钉拔出,以便骨骼继续生长.但本手术对患肢过长者较为适用.而对患肢短于健侧者须慎重考虑.有人于干骺端外侧,邻近骨骺盘处,钻孔植入小骨棒或旋入螺丝钉,使发生充血反应等,促进骨骺盘的生长作用,使畸形能够较快的矫正.但须视骨骺盘具体情况而定.若已愈合则本手术亦难奏效.总之,此类手术不如截骨术之效果可靠.
对青少年也可行骨骺融合的方法,限制一侧骨骺盘的生长作用,有与锔钉类似的效果.
病情分析:
膝外翻是指在双膝关节并拢并伸直的情况下,两侧内踝不能靠拢.两侧内踝间的距离反映膝外翻的严重程度.除最常见的发育性因素外,其它致病原因有佝偻病,小儿麻癖,骨骺损伤,骨髓炎等.可累及一侧或两侧下肢.
在3,4岁的儿童中,20%有轻度膝外翻.到7岁时,这一比例下降到2%以下.绝大多数已经自行矫正.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体重大的孩子应该严格控制体重的发展,避免畸形进一步加重.
重度畸形需要行截骨矫形术.否则,由于畸形改变了下肢负重力线的位置,膝关节内外侧承担的重力不一致.时间长了会引起关节磨损,关节侧方韧带松弛,容易疲劳,出现疼痛不适.
内踝间距在3-6cm者,可非手术治疗:白天按摩大腿外侧肌肉,晚上在小儿入睡后作两踝及股骨髁靠拢并以绷带绑紧或利用夹板固定来逐渐矫正;补钙和维生素D,并多晒太阳.
内踝间距在6-9cm者,可手术治疗.
病情分析:
一,所导致原因:1,佝偻病或骨软化病(其原因是缺乏维生素d)所引起的膝部畸形;2,脊髓前角灰质炎导致股骨或胫骨发育异常;3,骨腄损伤导致股骨或胫骨发育异常;4,骨髓炎导致股骨或胫骨发育异常;5,其它疾病(如骨折,外伤,骨瘤等引起的后遗症)导致股骨或胫骨发育异常.以上各种发病因素中,佝偻病为最常见的重要因素.
二,膝外翻治疗:对婴幼儿应注意预防畸形的发生.但实际在发现畸形以前,很少有机会施行预防措施.有些较重的骨骺损伤与疾病预后并不乐观.
总的说来,一旦发现畸形,除治疗病因外,可早期使用牵引,夹板,支架等.防止畸形发展并尽量予以矫正.较简便的方法是在幼儿时期将两腿用夹板固定后再并拢用绷带缠绕在一起.
在确定手术方面,必须考虑患儿年龄,畸形程度,局部肌肉韧带等软组织情况,对成人更须考虑某些条件,如病人的生活习惯,职业等.对儿童最好是先行非手术治疗,5~6岁以后再施行手术为宜.Bade认为踝间距达7厘米者为手术适应证.对关节不稳定的病人,如有不同程度的瘫痪或骨关节炎者,尚须行稳定关节的手术.
病情分析:
膝外翻又称碰腿症,俗称“外八字腿”,是较常见的下肢畸形.其畸形与膝内翻相反,两下肢自然伸直或站立时,当两膝相碰,两足内踝分离而不能靠拢.两下肢膝外翻者,形如“X”状,故又名“X”形腿.单下肢膝外翻者,状如“K”字形,又名“K”形腿.
膝外翻系膝关节向外翻转,股骨关节面向外倾斜.儿童足部纵弓尚不健全,足弓平坦,轻度外翻.在2~6岁期间的儿童存在发育性膝外翻,有轻至中度的外翻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膝外翻明显,儿童走路笨拙,走路时双膝摩擦(膝外翻又称碰膝症
膝外翻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所导致:1,佝偻病或骨软化病(其原因是缺乏维生素d)所引起的膝部畸形;2,脊髓前角灰质炎导致股骨或胫骨发育异常;3,骨腄损伤导致股骨或胫骨发育异常;4,骨髓炎导致股骨或胫骨发育异常;5,其它疾病(如骨折,外伤,骨瘤等引起的后遗症)导致股骨或胫骨发育异常.
总的说来,一旦发现畸形,除治疗病因外,可早期使用牵引,夹板,支架等.防止畸形发展并尽量予以矫正.较简便的方法是在幼儿时期将两腿用夹板固定后再并拢用绷带缠绕在一起.现在孩子还小正是做矫正治疗的最佳时期,如果孩子大了,一般做矫正就比较难了.建议到医院结合医生,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