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19 8人回答
性别:男
健康咨询描述:浑身疼痛和无力
发病时间:6年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草药和激素药,到现在不用激素就不行,已出现皮下肌肉断列,医生说服用激素时间太长,要减激素.
满意答案
病情分析:
白塞氏病又叫白塞氏综合征或眼,口,生殖器综合征.临床上以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虹膜睫状体炎三联症较常见.其中眼部症状多样,可表现为视力模糊,视力减退,眼球痛,畏光流泪,异物感及飞蚊症等,严重者可导致失明.此外还有后针眼反应等.如果缺乏对疾病的整体认识,就医时可能会把各个症状分别向不同专科的医生叙述,常常会出现“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局面,丧失接受最佳治疗方案的机会.
白塞氏病自古就有,男女均可发病,可见于各个年龄,以35岁后多见,其发生,发展与免疫功能异常密切相关.中医称之为“狐惑”,且指出“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本病的发生与肝肾不足,气阴亏虚,外感湿热等密切相关,久之,湿热与气血相搏,湿,毒,淤相互胶结,致本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
多年来,根据中医的传统理论和临床实践,对白塞氏病的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依照不同的症型,分别采取清热解毒,清利湿热,解毒通脉,益气养阴,补益肝肾等治法,结果表明中医不仅可以控制溃疡的反复发作,而且可以调节免疫功能.
此外,根据该病病灶小,病位浅的特点,运用锡类散,冰硼散,黄柏和细辛研末局部吹敷,金银花,甘草等煎汤漱口,野菊花,地肤子,苦参等煎汤坐浴熏洗.临床实践证明予中药外用及中药内服治疗白塞氏病,溃疡的发作频率,发作个数及疼痛程度多数能在一个月左右得到缓解,继续给予数月中药治疗可进一步控制病情.
除了药物治疗外,平时要注意保护口腔卫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烧烤油炸和油腻食物,不吃辛辣及热性食品如辣椒,生葱,生姜,大蒜,烟,酒,羊肉等,忌劳累,保持心情愉快和大便通畅.
其他答案 (7)
病情分析:
你好,白塞氏病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你的情况在有浑身疼痛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采用其他的除了激素外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 进行治疗.或可以配合外用药物进行治疗的.激素需要减量的同时,此病可以适当的加用免疫制剂的应用等.白塞氏病是一种慢性风湿免疫病,不能彻底治愈,往往具有反复发作的情况的.需要根据临床具体的情况选择具体的用药和治疗方法.平时注意保养,不要劳累,饮食清淡丰富等.
病情分析:
患了白塞氏病可采取清热解毒,清利湿热,解毒通脉,益气养阴,补益肝肾等法,不吃辛辣及热性食品,忌劳累,保持心情愉快和大便通畅.
病情分析:
白塞氏病的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依照不同的症型,分别采取清热解毒,清利湿热,解毒通脉,益气养阴,补益肝肾等治法,结果表明中医不仅可以控制溃疡的反复发作,而且可以调节免疫功能.
病情分析:
你好,白塞氏病的治疗,三特色疗法:
1,中医中药为主,特色突出.白塞氏病的发病根源在于“湿,毒,瘀”相兼为患,提出了“清肝利湿”的治疗新方法,形成治疗白塞氏病的独特理论体系和用药特点,具有调节免疫,改善微循环,修复溃疡和促进溃疡愈合,改善慢性炎症反应,从而改善各种症状和体征的作用.
专病专治,专方专药,特点鲜明,针对性强.依据创新的"清肝利湿"法研制出治疗白塞氏病的“白塞灵”及1-4号系列制剂,具有调节免疫,改善微循环,修复溃疡和促进溃疡愈合,改善慢性炎症反应,从而改善各种症状和体征的作用.
2,坚持局部用药与全身用药相结合,提高疗效.白塞病均是以局部病变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有效及尽快缓解患者的自觉症状和体征如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等是病人所企盼的.我们自行研制的局部类用药如溃疡面外敷剂,外洗剂等,均可在短期内有效缓解临床症状.
3,注重早期治疗,防止疾病深入发展,杜绝多脏器,多系统病变的发生.白塞病病人多有经常发作的口腔溃疡,这些疾病的早期及遗漏诊,误诊,如重视不够,延误治疗,往往使病情加重并继续发展.如发生多脏器,多系统病变,则会加重病人痛苦,给治疗带来困难,一般预后不良. 白塞氏病--饮食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保持皮肤清洁,不穿化纤类内衣,穿全棉内衣;
3.定期测量体温和血常规;
4.口腔溃疡者应停止使用牙刷,改用漱口液或淡盐水,选用两种以上交替使用,增加漱口次数,不食用过热过烫,硬,有刺激性食物;
5.饮食宜清淡,禁辛辣温燥,肥甘油腻食物,禁烟酒.多食绿豆,西瓜,冬瓜及新鲜蔬菜,水果.不食用牛,羊,狗,驴肉,生葱,生蒜,生姜和辣椒等辛辣刺激食品.口腔溃疡严重时应以流食或流食为宜,以免损害创伤面;
6.饮食起居生活有规律,杜绝不良生活卫生习惯,避免加班,特别是熬夜,勿过度劳累.平时养成心平气和,不生气发怒,消除不良刺激.劳逸结合,病重时卧床休养,保证充分睡眠.
白塞氏病人的皮肤护理方法
高热,神志恍惚等危重病人每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1次,避免拖,拉,推动作,同时用红花酒精按摩受压部位,以促进局部血运,防止褥疮发生;
有脓疱疹,毛囊炎,疖肿,多形红斑,水疱,蜂窝织炎样病变,糠疹样苔藓,结节性红斑,皮肤针刺反应等,对这类患者做好皮肤护理十分重要.做到勤洗澡,勤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局部皮肤可热敷或外敷药物,以促进炎症消散吸收,切忌挤压;
破溃时,按外科无菌伤口处理,油纱局部引流,每日换药1次,换药时注意无菌操作,以防感染.执行各种注射时,注意提高成功率,避免同时多点穿刺,以降低针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