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22 7人回答
性别:女年龄:47岁
健康咨询描述:发病时间:
化验检查结果:B超显示,双侧乳腺结构 乱,实质光点粗大,回声低强不均匀,内见多个大小不等的液性暗区,左侧最大位于外象限:6.5X3.4,右侧最大位于外上象限:3.7X1.5,右乳上象限见片状低回声区:2.3X0.8,均边界清,未见血流.
满意答案
病情分析:
乳腺增生纤维瘤病属于中医“乳癖”范畴,是一种非炎症性结块性疾病,其特点是:乳房肿块,经前肿痛加重.本病好发于30~45岁妇女,
是较为常见疾病,生育未哺乳者发病率亦高. 究其本病发生的病因多为忧思恼怒而得,其病机是肝气郁结,脾胃不和,冲任失调,痰瘀互
结,其标在肝,其本在肾,本着急则治标的原则,应立疏肝理气止痛法为主,活血化痰散结为辅,调补冲任为佐之. 乳泉增生病为多发
病,常给病,入带来很多的苦恼和影响.目前较为经济简单的治疗方法:可用外治法与内服法相结合治疗,临床证明效果还是不错的,外敷
纯中药膏乳癖康”或“乳必康贴”均可,内服“壁虎散”,“消遥散”,“乳癖康”这些方剂都不错.平时还应保持愉悦心情.
其他答案 (6)
病情分析:
乳腺增生患者在饮食方面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要过量饮酒,尽量不要使用避孕药,可以采用安全套避孕,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逍遥丸进行调理,可以控制病情,但是没有办法彻底治愈。
病情分析:
认为与内分泌失调及精神因素有关.原因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相对增多.主要为乳腺间质的良性增生,增生可发生于腺管周围并伴有大小不等的囊肿形成由于对本病发生的机理和病因尚无确切了解,目前治疗上基本为对症治疗.症状较明显病变范围较广泛的病人可以胸罩托起乳房;口服中药小金丹或消遥散或碘化钾均可缓解症状.近年来类似的药物产品较多如乳块消 乳癖消 天冬素片 平消片 囊癖灵 三苯氧胺等等治疗效果不一.此外尚有激素疗法有人采用雄激素治疗本病,藉以抑制雌激素效应,软化结节减轻症状;但这种治疗有可能加剧人体激素间失衡不宜常规应用.仅在症状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时才考虑采用.对患者的随访观察中一但发现有短期内迅速生长或质地变硬的肿块应高度怀疑其癌变可能必要时行活检或患乳单纯切除
病情分析:
你好,本病也称慢性囊性乳腺病,是妇女多发病,常见于中年妇女.是乳腺实质的良性增生,其病理形态复杂,增生可发生于腺管周围并伴有大小不等的囊肿形成,或腺管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乳头状增生,伴乳管囊性扩张,也有发生于小叶实质者,主要为乳管及腺泡上皮增生.本病的临床表现常与乳腺癌混淆.本病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可用中药或中成药调理,包括疏通肝气,调和冲任及调正卵巢功能.对局限性乳腺囊性增生者,应在月经后1周至10天内复查,若肿块变软,缩小或消退,则可予以观察并继续中药治疗.若肿块无明显消退者,或在观察过程中,对局部病灶有恶性病变可疑时,应予切除并快速病理检查.如果有不典型上皮增生,则可结合其他因素决定手术范围,如有对侧乳腺癌或有乳腺癌家族史等高危因素者,以及年龄大,肿块周围乳腺组织增生也较明显者,可作单纯乳房切除术.若无上述情况,可作肿块切除后密切随访.以上仅供参考.希望岁你有所帮助.
病情分析:
本病是妇女常见,多发病之一,多见于25~45岁女性,其本质上是一种生理增生与复旧不全造成的乳腺正常结构的紊乱.在我国,囊性改变少见,多以腺体增生为主,故多称“乳腺增生症”.世界卫生组织(WHO)统称“良性乳腺结构不良”.本病恶变的危险性较正常妇女增加2~4倍,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时与乳癌相混.
由于对本病发生的机理和病因尚无确切了解,目前治疗上基本为对症治疗.症状较明显,病变范围较广泛的病人,可以胸罩托起乳房;口服中药小金丹或消遥散,或5%碘化钾均可缓解症状.近年来类似的药物产品较多,如乳块消,乳癖消,天冬素片,平消片,囊癖灵,三苯氧胺等等,治疗效果不一.
此外,尚有激素疗法,有人采用雄激素治疗本病,藉以抑制雌激素效应,软化结节,减轻症状;但这种治疗有可能加剧人体激素间失衡,不宜常规应用.仅在症状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时,才考虑采用.
对患者的随访观察中,一但发现有短期内迅速生长或质地变硬的肿块,应高度怀疑其癌变可能,必要时行活检或患乳单纯切除,术中冰冻切片查到癌细胞者,应按乳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