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23 4人回答
性别:男年龄:12岁
健康咨询描述:全身到处都是小红点
发病时间:昨天早上
化验检查结果:水豆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无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应该搽什么药水
满意答案
病情分析: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率很高.主要发生在婴幼儿,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
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接触或飞沫均可传染.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上,学龄前儿童多见.临床以皮肤粘膜分批出现斑丘疹,水疱和结痂,而且各期皮疹同时存在为特点.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也可在多年后感染复发而出现带状疱疹.
指导意见:
本病无特效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至预防皮肤继发感染,保持清洁避免瘙痒.疱疹破溃或继发感染时局部可涂1%甲紫溶液,未破溃者可用炉甘石洗剂涂抹.早期采用阿糖腺苷10mg/(kg*日)或用无环鸟苷8mg/(kg*日),用5~7天,或加用干扰素,可抑制病毒的复制.每日肌注维生素 B12 500~1000ug,也有一定的疗效.有继发感染时可选用有效的抗毒素,水痘不宜使用激素以免引起病毒播散.
生活护理:
以对症为主,加强护理,防止继发感染.积极隔离病人,防止传染.
(一)早期隔离至皮疹完全结痂干燥为止.
(二)局部治疗以止痒和防止感染为主,可外搽龙胆紫液,继发感染者可外用抗菌素软膏.
(三)继发感染全身症状严重时,可用抗生素.
对于抵抗力低下者,可肌注丙种球蛋白3ml/日,连续3天.祝愿您的孩子早日康复
其他答案 (3)
病情分析:
水痘病变主要在表皮棘细胞.细胞变性,水肿形成囊状细胞,后者液化及组织液渗入形成水疱,其周围及基底部有充血,单核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浸润,多核巨细胞核内有嗜酸性包涵体.水疱内含大量病毒
指导意见:
患儿应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结痂为止.与水痘接触过的儿童,应隔离观察3周.
全身治疗
主要是加强护理,预防继发感染和并发时的发生.发热期应卧床休息,给予足够的营养支持与水分的供应.临床对症用药为主.热度高者可给予外用炉甘石洗剂止痒.水疱破溃者可涂以2%龙胆紫液,若有弥漫性脓疱,蜂窝组织或急性淋巴结炎等并发症时,则需投用广谱抗生素.重症患者,可肌注丙种球蛋白.忌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以防止水痘泛发和加重.
生活护理:
但要精心护理,以防止感染.发热出疹期要卧床休息,给病儿多喝水,并供给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鸡蛋,水果,蔬菜等,忌吃辛辣鱼虾等食物;预防受凉感冒,特别不要吹风;常洗手洗脸,勤换衣,保持皮肤清洁;注意衣物和用具的清洁消毒,讲究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温湿度要适宜.剪短指甲,避免小儿抓伤皮疹而引起感染.如果瘙痒严重,可擦炉干石洗剂止痒,也可服用扑尔敏等药物;疱疹破溃可涂龙胆紫,已有感染可局部涂一些消炎软膏,必要时可服用黄连素,磺胺类药物;切忌使用肤轻松,强的松一类的软膏,以免造成全身性水痘.如出现持续高烧,咳嗽,头痛,胸痛或疱疹密集,色红赤,疱液混浊以及已经发生弥漫性脓疮,蜂窝组织炎或淋巴腺炎的患儿,则需送医院治疗.
病情分析:
避免小孩因痕痒难耐而抓破水泡,引致发炎,同时细菌亦会蔓延至其他皮肤破损的部位.
指导意见:
西医治疗
主要是对症处理,如搔痒较著者可口服非那根,局部擦涂炉甘石洗剂.疱疹破裂者可涂1%龙胆紫,如有皮肤继发性细菌感染,可适当选用4环素软膏局部涂抹或抗菌素等.
生活护理:
中医治疗
银花12克,甘草3克,水煎连服3天.皮肤抓破者,可用青黛散外敷.
病情分析: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为期1~6日的出疹期内皮疹相继分批出现.皮损呈现由细小的红色斑丘疹→旁疹→症疹→脱症的演变过程,脱症后不留瘢痕.
指导意见:
本病的病情一般比较缓和,很少有并发症,无须特殊治疗,常可在7~10天内自然痊愈.无特效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至预防皮肤继发感染,保持清洁避免瘙痒.如果瘙痒严重,可擦炉干石洗剂止痒,也可服用扑尔敏等药物;疱疹破溃可涂龙胆紫,已有感染可局部涂一些消炎软膏,必要时可服用黄连素,磺胺类药物;每日肌注维生素 B12 500~1000ug,也有一定的疗效.注意水痘切忌使用肤轻松,强的松等激素类的软膏以免引起病毒播散.隔离患者至全部皮疹结痂或出疹后7天.其污染物,用具可用煮沸或暴晒法消毒.如出现持续高烧,咳嗽,头痛,胸痛或疱疹密集,色红赤,疱液混浊以及已经发生弥漫性脓疮,蜂窝组织炎或淋巴腺炎的患儿,则需送医院治疗. 竹笋鲫鱼汤:鲜竹笋 鲫鱼各适量,将鲜竹笋洗净切片,鲫鱼去鳞及内脏,同煮汤食.每日3次,随量食.益气,清热.适用于水痘初起.苡薏红豆粥:苡薏仁20克,红豆土茯苓各30克,粳米100克,洗净共煮粥,熟豆烂拌,冰糖每日1剂分3次服完,适于水痘已出发热尿赤神疲纳差者.
生活护理:
严格隔离,卧床休息,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和充足水分.宜饮绿豆汤,银花露,小麦汤,粥,面片,龙须鸡蛋面等.忌油腻,姜,辣椒,香菇等刺激性食物.皮肤应注意清洁,由于皮肤瘙痒,防止抓伤,应剪短指甲,带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