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11 1人回答
性别:男年龄:9岁
健康咨询描述:病情描述(发病时间):3年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时好时发
化验,检查结果:正常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有什么药可以制好
满意答案
病情分析:
抽动症是一种以多发性不自主的抽动,语言或行为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本症通常在3至15岁间发病,男性较女性多,比例为(3-4): 1.表现为短暂,快速,突然,程度不同的不随意运动,开始为频繁的眨眼,挤眉,吸鼻,噘嘴.张口,伸舌,点头等.随着病情进展,抽动逐渐多样化,轮替出现如耸肩,扭颈,摇头,踢腿,甩手或四肢抽动等,常在情绪紧张或焦虑时症状更明显,入睡后症状消失.发声抽动常有多种,具有爆发性反复发声,清噪子和呼噜声,个别音节,字句不清,重音不当或不断口出秽语,性格多急躁,任性和易怒.常伴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或成绩下降.严重时动作和发音影响学习和课堂秩序,抽动症症状呈波动性,进行性,慢性过程.
指导意见:
1,西医:目前西医治疗本病均为控制症状,进行病因治疗的尚无报道.神经阻滞多巴胺受体,从而控制抽搐等症状,其中最常用的药物是氟哌啶醇,泰必利.但其相应副作用较明显,如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动作缓慢,肌张力增强,张口困难等,严重者可影响继续治疗,同时服用安坦可减少副作用.吩噻嗪类药物如奋乃静疗效亦可,有人认为症状控制及病情稳定方面不如前两药.抑制多巴胺合成及消耗多巴胺作用的药物四苯嗪在部分病人亦有较好效果,但副作用也很明显.
总之,西药作用于神经递质及受体,控制症状较快,因药理作用无选择性,在控制症状的同时亦有明显控制正常肌群的副作用.部分病人因副作用突出或无法抵消,只好中断治疗,影响了本病的治疗和预后.目前除了药物治疗抽动症外还有物理治疗的方法,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就是这个物理方法的名称,它是通过微电流刺激大脑,能够直接调节大脑分泌一系列有助于改善多动症和抽动症症状的神经递质和激素,如内啡肽,已酰胆碱,这些激素参与调节人体多项生理和心理活动,能够全面改善多动和抽动症患儿情绪不稳,易激惹,活动过度等表现.
2,中医:中医按整体观及辩证论原则对本病进行病因,病理及症候分型,参照阴阳五行,营卫气血,舌脉象等制定治疗原则,有目的地选择中药汤剂,中成药针灸,推拿,耳穴,经络疗法等.在控制症状的同时,改善患儿体质,祛除病因,如忧郁所致的患儿应辅以舒肝解郁法,使患儿的性格变得开朗,做到治疗方案因人而异,治疗过程当中根据病情变化随变化随时调整药物,症状控制后可用扶正因本法以巩固疗效,减少复发,但中药汤剂口感较差,孩子无法长时间接受,影响治疗效果.一般中成药为治疗本病较为理想的口服剂型.也可选择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推广的单味中药有效万分浓缩提纯颗粒之新型配方进行临症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