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26 10人回答
性别:女
健康咨询描述:9
呈强阳性
暂时没有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没有治疗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会不会传染
满意答案
病情分析: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 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但以肺结核最为常见. 本病病理特点是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易形成空洞.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少数可急起发病.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
指导意见:
肺结核病人大量排菌即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病人是主要传染源,传染性最大,肺结核的主要传染途径是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病人在咳嗽,喷嚏,大声谈笑时喷射出带菌的飞沫而传染给健康人.
其他答案 (9)
病情分析:
肺结核病的化学疗法是当今控制结核病流行,治疗结核病的主要手段.得了结核病并不可怕,病人只要能配合医生完成整个疗程,98%的肺结核病人是能治愈的.
肺结核病人治疗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⒈要积极配合医生,坚持规则全程使用抗结核药物,切不可中断,如遇药物反应等特殊情况应及时告诉医生,由医生决定是否继续服药,同时,抗痨药物对初治肺结核病人疗效显著,在服完1~2个月后,病人往往症状消失或减轻,此时如自行停药,则将造成复治,难治,甚至导致长期慢性排菌而丧失了痊愈的机会.
指导意见:
⒉要定期复查,尤其是痰结核菌检查,因为痰菌的多少,有无,直接关系到病情的转归,而其它检查能反映病人的身体状况,从而使医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改进治疗措施,有利于病人康复.
⒊服药期间,注意休息,增添含蛋白质高的食物,增强自身体质.
⒋个别病人在服用抗结核药物后,可能出现一些副作用,如食欲减退,头晕耳鸣,关节疼痛,皮肤搔痒或其它不良反应时,一旦出现要及时就诊.
⒌要安排好生活起居,早睡早起,不从事重体力劳动,防止过度疲劳,加强营养,多吃新鲜的鱼,肉,鸡蛋,牛奶,水果,蔬菜等,忌吸烟,酗酒,辛辣食品.
⒍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焦虑,忧郁,孤独的心理,进行必要的文娱和消遣活动来分散以疾病的注意力,以消除不良心理.
病情分析: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受累形成肺结核 最为常见排菌患者为其重要的传染源.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当抵抗力降低或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增高时才可能引起临床发病.本病的基本病理特征为渗出,干酪样坏死及其他增殖性组织反应可形成空洞.除少数起病急聚外,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表现为低热,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与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若能及时诊断,并予合理治疗,大多可获临床痊愈
指导意见:
(一)化疗原则
化疗的主要作用在于缩短传染期降低死亡率感染率及患病率对于每个具体患者则为达到临床及生物学治愈的主要措施合理化疗是指对活动性结核病坚持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和全程使用敏感药物的原则所谓早期主要指早期治疗患者一旦发现和确诊后立即给药治疗;联合是指根据病情及抗结核药的作用特点联合两种以上药物以增强与确保疗效;适量是指根据不同病情及不同个体规定不同给药剂量;规律即使患者必须严格按照化疗方案规定的用药方法有规律地坚持治疗不可随意更改方案或无故随意停药亦不可随意间断用药;全程乃指患者必须按照方案所定的疗程坚持治满疗程短程化疗通常为6~9个月一般而言初治患者按照上述原则规范治疗疗效高达98%复发率低于2%
活动性肺结核是化疗的适应证对硬结已久的病灶则不需化疗至于部分硬结痰菌阴性者可观察一阶段若X线病灶无活动表现痰菌仍阴性又无明显结核毒性症状亦不必化疗
1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和全程用药 活动性病灶处于渗出阶段或有干酪样坏死甚至形成空洞病灶内结核菌以A群菌为主生长代谢旺盛抗结核药物常可发挥最大的杀菌或抑菌作用病灶局部血运丰富药物浓度亦当有助于促使炎症成分吸收空洞缩小或闭合痰菌转阴故对活动性病灶早期合理化疗效果满意
实验证明肺内每1g干酪灶或空洞组织中约有结核菌106~1010个从未接触过抗结核药物的结核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并不完全相同大约每105~106个结核菌中可有1个菌因为基因突变而对异烟肼或链霉素耐药同时对该两种药物均耐药者约在1011个结核菌中仅1个同时耐3种药物的菌则更少可见如单用一种药物治疗虽可消灭在部分敏感菌但有可能留下少数耐药菌继续繁殖最终耐药菌优势生长如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耐药菌减少效果较单药为佳
用药剂量要适当药量不足组织内药物信以达到有效浓度且细菌易产生继发性耐药药量过大则易产生不良反应结核菌生长缓慢有时仅偶尔繁殖(BC菌群)因此应使药物在体内长期保持有效浓度规律地全程用药不过早停药是化疗成功的关键
2药物与结核菌 血液中(包括巨噬细胞内)药物浓度在常规剂量下达到试管内最低抑菌浓度(MIC)的10倍以上时才能起杀菌作用否则仅有抑菌作用常规用量的异烟肼及利福平在细胞内外均能达到该水平称全杀菌剂链霉素及吡嗪酰胺亦是杀菌剂但链霉素在偏碱的环境中才能发挥最大作用且很少渗入吞噬细胞对细胞内结核菌无效吡嗪酰胺虽可渗入吞噬细胞但仅在偏酸性环境中才有杀菌作用故两者都只能作为半杀菌剂乙胺丁醇对氨基水杨酸钠等均为抑菌剂常规剂量时药物浓度均不能达到MIC的10倍以上加大剂量则容易发生不良反应
早期病灶内的结核菌大部分在细胞外此时异烟肼的杀菌作用是最强链霉素次之炎症使组织局部pH下降细菌代谢减慢(C菌群)连同一些被吞噬在细胞内的结核菌(B菌群)均地利福平及吡嗪酰胺敏感杀灭此类残留菌(B菌群)有助于减少日后复发
(二)化疗方法
1“标准”化疗与短程化疗 过去常规采用12~18个月疗法称“标准”化疗但因疗程过长许多患者不能完成疗效受到限制自利福平问世后与其他药物联用发现6~9个月疗法(短程化疗)与标准化疗效果相同故目前广泛采用短程化疗但该方案中要求必须包括两种杀菌药物异烟肼及利福平具有较强杀菌(对A菌群)及灭菌(对BC菌群)效果
2.间歇用药两阶段用药 实验表明结核菌与药物接触数小时后常延缓数天生长因此有规律地每周用药3次(间歇用药)能达到与每天用药同样的效果在开始化疗的1~3个月内每天用药(强化阶段)以后每周3次间歇用药(巩固阶段)其效果与每日用药基本相同有利于监督用药保证完成全程化疗使用每周3次用药的间歇疗法时仍应联合用药每次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等剂量可适当加大;但链霉素对氨基水杨酸钠乙硫异烟胺等不良反应较多每次用药剂量不宜增加(表一)
表一 常用抗结核药物成人剂量和主要不良反应
药名缩写每日剂量(g)间歇疗法一日一(g)制菌作用机制主要不良反应
异烟肼HINH0.30.6~0.8DNA合成周围神经炎偶有肝功能损害
利福平RRFP0.45~0.6*0.6~0.9mRNA合成肝功能损害过敏反应
链霉素SSM0.75~1.0△0.75~1.0蛋白合成听力障碍眩晕肾功能损害
吡嗪酰胺ZPZA1.5~2.02~3吡嗪酸抑菌胃肠道不适肝功能损害高尿酸血症关节痛
乙胺丁醇EEMB0.75~1.0**1.5~2.0RNA合成视神经炎
对氨基水杨酸钠PPAS8~12***10~12中间代谢胃肠道不适过敏反应肝功能损害
丙硫异烟胺1321Th0.5~0.750.5~1.0蛋白合成胃肠道不适肝功能损害
卡那霉素KKM0.75~1.0△0.75~1.0蛋白合成听力障碍眩晕肾功能损害
卷曲霉素CpCPM0.75~1.0△0.75~1.0蛋白合成听力障碍眩晕肾功能损害
注:* 体重<50kg用0.45≥50kg用0.6;SZTh用量亦按体重调节;* *前2个月25mg/kg其后减至15mg/kg;* * *每日分2次服用(其它药均为每日一次);△老年人每次0.75g
3督导用药 抗结核用药至少半年偶需长达一年半患者常难以坚持医护人员按时督促用药加强访视取得患者合作尤为必要强化阶段每日一次用药即可形成高峰血药浓度较每日分次用药疗效尤佳且方便患者提高患者坚持用药率及完成全程
(三)抗结核药物
理想的抗结核药物具有杀菌灭菌或较强的抑菌作用毒性低不良反应减少价廉使用方便药源充足;经口服或注射后药物能在血液中达到有效浓度并能渗入吞噬细胞腹膜腔或脑脊液内疗效迅速而持久
1异烟肼(isoniazid,H) 具有杀菌力强可以口服不良反应少价廉等优点其作用主要是抑制结核菌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合成并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口服后吸收快渗入组织通过血脑屏障杀灭细胞内外的代谢活跃或静止的结核菌胸水干酪样病灶及脑脊液中的药物浓度亦相当高常用剂量为成人每日300mg(或每日4~8mg/kg)一次口服;小儿每日5-10mg/kg(每日不超过300mg)结核性脑膜炎及急性粟型结核时剂量可适当增加(加大剂量时有可能并发周围神经炎可用维生素B6每日300mg预防;但大剂量维生素B6亦可影响异烟肼的疗效故使用一般剂量异烟肼时无必要加用维生素B6)待急性毒性症状缓解后可恢复常规剂量异烟肼在体内通过乙酰化灭活乙酰化的速度常有个体差异快速乙酰化者血药浓度较低有认为间歇用药时须增加剂量
本药常规剂量很少发生不良反应偶见周围神经炎中枢神经系统中毒(兴奋或抑制)肝脏损害(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等单用异烟肼3个月痰菌耐药率可达70%
2利福平(rifampin,R) 为利福霉素的半合成衍生物是广谱抗生素其杀灭结核菌的机制在于抑制菌体的RNA聚合酶阻碍其mRNA合成利福平对细胞内外代谢旺盛及偶尔繁殖的结核菌(ABC菌群)均有作用常与异烟肼联合应用成人每日1次空腹口服450~600mg本药不良反应轻微除消化道不适流感症候群外偶有短暂性肝功能损害长效利福霉素类衍生物如利福喷丁(rifapentine,DL473)在人体内半衰期长每周口服一次疗效与每日服用利福平相仿螺旋哌啶利福霉素(ansamycin,LM427利福布丁)对某些已对其它抗结核药物失效的菌株(如鸟复合分枝杆菌)的作用较利福平强
3链霉素(streptomycin,S) 为广谱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结核菌有杀菌作用能干扰结核菌的酶活性阻碍蛋白合成对细胞内的结核菌作用较少剂量:成人每日肌肉注射1g(50岁以上或肾功能减退者可用0.5~0.75g)间歇疗法为每周2次每次肌注射1g妊娠妇女慎用
链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为第8对颅神经损害表现为眩晕耳鸣耳聋严重者应及时停药肾功能严重减损者不宜使用其他过敏反应有皮疹剥脱性皮炎药物热等过敏性休克较少见单独用药易产生耐药性其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卡那霉素卷曲霉素紫霉素等虽亦有抗结核作用但效果均不及链霉素不良反应相仿
4吡嗪酰胺(pyrazinamide,Z) 能杀灭吞噬细胞内酸性环境中的结核菌剂量:每日1.5g分3次口服偶见高尿酸血症关节痛胃肠不适及肝损害等不良反应
5乙胺丁醇(ethambutol,E) 对结核菌有抑菌作用与其他抗结核药物联用时可延缓细菌对其他药物产生耐药性剂量:25mg/kg每日1次口服8周后改为15mg/kg不良反应甚少为其优点偶有胃肠不适剂量过大时可起球后视神经炎视力减退视野缩小中心盲目点等一旦停药多能恢复
6对氨基水杨酸内(sodium para-aminosalicylate.P) 为抑菌药与链霉素异烟肼或其他抗结核药联用可延缓对其他药物发生耐药性其抗菌作用可能在结核菌叶酸的合成过程中与对氨苯甲酸(PABA)竞争影响结核菌的代谢剂量:成人每日8~12g每2~3次口服不良反应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本药饭后服用可减轻胃肠道反应亦可每日12g加于5%~10%葡萄糖液500ml中避光静脉滴注1个月后仍改为口服
病情分析:
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简称TB)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tubercle bacillus) 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但以肺结核最为常见. 本病病理特点是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易形成空洞.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少数可急起发病.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一,结核菌检查
痰中找到结核菌是确诊肺结核的主要依据.
二,X线检查
肺部X线检查不但可早期发现肺结核,而且可对病兆的部位,范围,性质,发展情况和效果作出诊断.
三,结核菌素试验
阳性:表示结核感染,但并不一定患病.稀释度一作皮试呈阳性者,常提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灶.
指导意见:
痰中找到结核菌才会有传染性,感染不一定有传染性,这要注意区别开来.
病情分析: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 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但以肺结核最为常见. 本病病理特点是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易形成空洞.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少数可急起发病.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
结核菌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飞沫传播是肺结核最重要的传播途径.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病人的痰.传染的次要途径是经消化道进入体内,此外还可经皮肤传播.
指导意见:
主要是化学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晦,乙胺丁醇和氨硫脲.应用化疗应遵照以下 5 条原则:①早期.一旦确诊立即用药;②联用 .联合应用2种或2种以上抗结核药物以保证疗效和防止产生耐药性,减少毒副作用;③适量.④规律.切忌遗漏和中断 ;⑤全程.一般均需服药一年以上方可停药,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短期强化治疗,由医生全程督导,疗程一般在6-8个月.
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对结核的控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合理的化疗可使病灶全部灭菌,痊愈.传统的休息和营养起着辅助作用.